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作者:何明俊

地处上海市青浦区的上海虹桥绿地铂骊酒店,毗邻国家会展中心。每逢光伏行业SNEC展会举办之时,这里都会云集各路客商,券商机构也会包下一个个房间作为交流的会议室。

6月中旬,银率网在一楼大堂见到了钧达股份(002865.SZ/02865.HK)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郑洪伟。身穿一身深蓝色西装,语速缓慢、思维清晰的郑洪伟,细心地选择了浅蓝色的衬衫,这与他本人的性格相匹配。沉稳、低调,但又不失风度。

59岁的郑洪伟,曾经担任过森马服饰、日播时尚等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拥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2019年6月,他正式担任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捷泰科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到了2021年,谋求转型的钧达股份收购了捷泰科技部分股权,正式进军光伏行业。而作为捷泰科技的一员,郑洪伟亦进入钧达股份的董事会。

被上市公司收购后,捷泰科技有了更强大的资金支持,加上光伏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其业绩快速攀升。2021年至2023年,捷泰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89亿元、111.15亿元和170.02亿元。

然而,随着光伏行业遭遇下行周期,2024年,已完全转型为光伏企业的钧达股份交出了转型后的首份亏损年报。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滑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滑172.47%。

“总体来看,光伏行业是一个长期持续增长的需求拉动型行业。”郑洪伟对银率网说。他不认为,当前处于低谷期的光伏行业会从此一蹶不振。“光伏已经成为全球发电成本最低的能源。从全球来看,未来10年甚至20年,行业有较大概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他说。

2025年仍处于去产能周期

“光伏行业正处于阶段性供需错配,这个周期是从2023年的四季度开始。”郑洪伟对行业内的产能情况十分了解,其向银率网解释了2024年亏损的部分原因,“企业采用低价方式竞争,产业链价格下行,企业利润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从2023年底开始算,我觉得去产能周期已经走到了后半程。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0%,大量的中小企业正在退出。我们预测在2025年底或者2026年上半年,有机会看到供求关系的明显改善和各环节集中度的提升。”他说。

郑洪伟并不拒绝谈论行业产能与亏损的问题。

他告诉银率网,2025年依然处于去产能周期内,但供求关系对比2024年会有所改善。这意味着在他的判断中,2025年整体的经营环境和经营业绩对比去年都会有所提升。而在他看来,造成光伏行业当前产能情况主要因投资的扩大。

郑洪伟表示,光伏行业的增长前景促使了企业在过去几年投资扩大,因而引发了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供过于求”局面。

“为什么我们2024年出现了历史的首次亏损?这与大的背景很有关系。”他说,“但到2025年底,(下行周期)差不多是2年左右的时间。去产能周期在需求仍增长的背景下,会再次回到供求关系的平衡点,企业的盈利有望获得改善。”

郑洪伟介绍,本轮供需错配与过去相比,特征是产能供给大于需求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1。去产能需要通过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同时发挥“有形之手”的力量,而地方政府、国家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可以缩短去产能周期,减少整个光伏行业的损失。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随着去产能周期进入后半程,以及供求关系逐渐改善,加上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也有利于公司的业绩恢复。2025年,不管是行业还是公司,都会比2024年有一个更好的情况。”他说,“这也是我认为2025年对比2024年会有所提升的原因。”

银率网注意到,钧达股份2017年上市时,主营汽车零配件业务,但2020年时,其汽车零配件业务遭遇发展瓶颈,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上市公司开始谋求转型发展。而作为光伏行业的老牌企业,捷泰科技是钧达股份转型的首选标的。

据银率网了解,钧达股份的转型非常彻底,在2021年收购捷泰科技后,次年就将原主业汽车零配件业务完全剥离上市公司,转变为纯正的光伏企业。

郑洪伟认为,这种转型是对捷泰科技原有实力的加强。“它是将资本市场的资源叠加到捷泰科技原来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上,所以才实现了连续3年的快速成长。”他表示,“特别是在2025年,我们能够在港股再次上市搭建一个新的资本平台,这个资本平台更加有利于推动转型后钧达股份光伏主营业务的发展。”

行业低谷期奔赴港股

钧达股份奔赴港股上市的计划,在业内早已明牌。

自2024年2月6日、2024年10月14日两次递表失效后,钧达股份于2025年4月15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5月8日,钧达股份正式登陆港股,成为光伏行业内首家A+H的上市公司。

在光伏行业低谷期时选择奔赴港股上市,是一个好选择吗?作为资本运作的“老将”,郑洪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短期来看,我们一定会受到(光伏行业周期的)影响,无法独善其身。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如何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做出改变?”他说,“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产能出海等策略,实际是为了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从未来来看,相比于中国市场的增速,海外市场的发展增速会更高。”郑洪伟从过去几年的销售收入中发现了这一特征,“2023年,我们海外直接销售占比只有4%左右,2024年提高到24%左右,2025年已经超50%。它实际上反映了海外市场发展增速是高于中国的。”

在他看来,钧达股份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与多个因素相关。其中,海外需求增长是基础。而经过5到6年的培育,钧达股份在海外市场的品牌效应与服务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郑洪伟指出,过去光伏行业主要以产品销售到海外的贸易模式为主,但随着海外国家将光伏作为主力能源后,相应国家都在着手构建本土产业链,因此光伏企业不仅是贸易出海,而且更要以产能出海的方式来发展海外市场。

“这需要我们在国外有融资能力。”他强调称,“我们在港股上市的目的是搭建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企业形象。”

根据钧达股份的港股招股书,赴港上市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在阿曼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阿曼项目的目的是加强钧达股份在海外产能的布局,服务于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需求。”郑洪伟表示,除了阿曼项目之外,土耳其的项目也在布局之中。

他透露,土耳其地处欧亚的中心地带,可以通过土耳其工厂覆盖欧洲、亚洲和周边区域。“我们会与主要客户一起去构建海外国家的光伏产业链,满足本土光伏市场的增长需求。”

盈利、负债与融资

作为操刀资本运作的“老手”,郑洪伟对企业的发展效率尤为关注,特别是负债与融资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所有光伏企业负债率高的主要原因是间接融资比例高。”郑洪伟认为,以银行为主的间接的短期和长期负债比例高,不利于保持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构建‘A+H’的光伏上市公司,实际上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

此外,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也是郑洪伟关注的重点。他认为,光伏行业可以从三个方向去解决现金流的问题:一是提高经营质量,二是减少投资,三是加大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

“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需要以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亏损为目的,包括改善往来款的结构。”他说,“其次是投资要放缓。由于产能扩张的结束、大规模产能发展减少,这可以让投资性现金流得到改善。最后是要加大融资,包括银行、资本市场融资。”

银率网发现,如日御光伏、晶澳科技(002459.SZ)、中润光能等光伏产业链相关公司都在寻求奔赴港股上市的路径。这亦符合郑洪伟的看法,光伏企业正在扩大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除此之外,郑洪伟亦十分关注钧达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当然会关注股价了。”他笑了笑说,“市值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内容之一,我们追求市值管理与长期企业经营结果相协调的股价长期趋势。短期趋势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长期的市值、股价增长是依赖于公司竞争实力的提升和经营业绩的改善。”

钧达股份在海外业务上的进展迅速,市场对其盈利的预期开始攀升,但郑洪伟认为,能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关键在于下半年供求环境、产能出清情况与需求变化。

“高效组件是未来光伏行业竞争的主要方向。”郑洪伟说,“技术方向是组件效率的提升。而组件效率的提高,核心是电池。不管是TOPCon、BC还是异质结方向,大家都在推动电池效率的提升来提高组件效率。”

“我们专业化的能力就是以电池技术为核心的能力。”他补充道。

有意思的是,光伏产业链从过去的垂直一体化战略再次转回了分工合作的专业化模式。

像钧达股份专注于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的环节厂商,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根据银率网观察,BC数家龙头企业正在着力打造的生态圈模式,也是分工合作的形式。这样一来,既能将更多合作伙伴捆绑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同时也能借此构造出利益护城河,完成利润的留存。

“我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电池环节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能发展上。恰恰是因为过去几年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使得我们避免了多环节投资带来的风险。”郑洪伟说。

在不同领域工作过的郑洪伟,给出了对当下光伏行业的判断:“这个行业正在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中。”

“每个行业的发展初期,第一阶段都是粗放增长,是以规模扩张或多环节扩张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这个阶段到了2024年就已经结束了。”他说,“现在我们迎来了第二阶段,需要更多追求专业化,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扩规模或多环节。”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0660.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3:5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3:56

相关推荐

  • 新“次贷危机”正在酝酿?耶鲁之后,哈佛也开始抛售私募股权

    耶鲁之后,哈佛也开始抛售私募股权了。 4月25日,据彭博社报道,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 正就出售约10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份进行深入谈判。 知情人士透露,管理着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最大基金的Harvard Management Co.正在与杰富瑞金融集团合作,拟通过所谓二级市场交易将上述投资组合剥离给Lexington Partners。 截至去年6月的年度报告显…

    2025年4月25日
    6700
  • 发现好公司|光储新贵业绩逆势暴涨50%,德业股份市值跻身行业前五,应收账款飙升两倍需警惕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陈佳鑫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从美的供应商到光伏行业市值前五,德业股份(605117.SH)是近年来成功跨界“光伏”的代表,目前已形成“光储+环境电器”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 2024年,在光伏企业普遍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德业股份业绩仍逆势高增,营收同比增长49.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

    2025年5月29日
    6100
  • 特朗普怒斥鲍威尔“像个小孩一样抱怨”:应立刻辞职,换人来降息

    据彭博社7月9日报道,特朗普在周二的内阁会议上表示,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确有在总部翻修项目上误导国会之举,“应立即辞职”。他同时表示,应由一位支持降息的新主席接替鲍威尔的职位。 特朗普在会中称鲍威尔“糟糕透顶”,并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其“像个小孩一样抱怨根本不存在的通胀”,再次呼吁立即降息。他写道:“降息吧,鲍威尔,现在就是时候!” 降息分歧升级为人事矛盾 特朗普…

    2025年7月9日
    2700
  • 全球头条:一觉醒来,纳指重回牛市

    中国与美国在瑞士的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中美各取消91%的关税,暂停实施24%的关税。市场因此瞬时转向“风险偏好”模式,就像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冲击从未发生过一样。 5月13日,全球媒体头条聚焦于全球股市飙升。 周一标普500指数跃升3.3%,纳斯达克100指数重返牛市。在此前的大跌中遭受重创的大型科技股领涨。 与此同时,避险资产下跌,黄金跌逾90美元、日元…

    2025年5月13日
    5200
  • 潮商大佬跑路英国自曝六次爆雷史,称“这行业离监狱最近”

    “投资理财这个行业是离监狱最近的一个行业,这是一个失败就成骗子的行业。我承认是我的经营失败伤害到大家,但我不承认我在诈骗,因为我才是整个投资失败最大的受害者,亏损最多最大的那个人。” 2025年4月中旬,在败光20亿后,广东省金钥匙控股集团董事长林春浩(以下简称“金钥匙集团”)突然在公司群发布了一封公开信,高调承认已跑路至英国,并声称“没带走一分钱”。信中,…

    2025年5月8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