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都吃不起的百果园,明说要教育消费者?
网上有人说了,百果园的水果太贵了,百果园的董事长就回应说好的水果是供不应求它才贵,然后还来了顿理论输出,“我认为的商业模式就2种,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这么多年都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有网友听完都懵了,它家的水果难道有教育资格证?天天搞教育?而且如果真的只有这2种模式,那消费者难道要么无知要么不成熟,他都没有给第三个选项。
要知道,百果园之所以贵上热搜,是因为随便进去一趟,100块就没了,90块一个的西瓜,20多块一个的苹果,还有50多块4个李子,这些都是可以看到的。平均来看,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要比市面上普遍高20%以上。
价格争议背后,是百果园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
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曝光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店诸多乱象: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无健康证也可上岗等。食安问题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一曝光犹如一记重锤,砸向百果园的品牌形象。
除了食品安全,服务双标也让消费者寒心。团购用户遭店员嘲讽,加盟门店“三无退款政策”执行打折,种种行为都在削弱消费者对百果园的信任。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百果园的投诉多达2900条,涉及价格背刺、售卖坏果、商家不予退货等问题,这一串串投诉数字,是消费者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
而且这年头,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占据市场主导,想要教育消费者也要看有没有这个本事。
百果园的成功始于2001年,创始人余惠勇用400块钱创办了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百果园是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
2023年1月,百果园挂牌港交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业绩火速变脸,营收增速骤降至0.69%,归属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进入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营收、净利润则双双负增长,分别同比下滑11%、66.06%。
公司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甚至连 “自己人”都在离场。
自2024年以来,百果园的股东们就开始频繁减持。
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百果园常务副总裁先后多次减持,持股比例7.43%降到了4.05%。个人大股东、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7次减持,累计套现3788.64万港元。
而2023年1月16日,百果园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收盘的总市值高达94.74亿港元,如今只剩26.94亿港元,跌去了71.5%。
同时,百果园的门店数量从6000多家下滑到5100家出头,关了近千家门店,平均每天关2.6家,消费者需求在变化,钱包也捂得也越来越紧,百果园还能按照以前的高价模式来玩?已经遇到压力了。
百果园此次风波,既是自身问题的集中爆发,也是整个零售行业的一个缩影。在消费理性回归的当下,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消费体验。企业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注定难以赢得市场。
百果园需要深刻反思,放下傲慢,回归商业本质。一方面,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供真正高性价比的产品;另一方面,加强门店管理,严格把控品质和服务,重塑消费者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走出当下的困境,续写辉煌篇章。
说到底,不管你是卖水果的,还是各行各业干其他的,商家都不能再想当祖师爷了,因为现在是需求决定消费的时代,物质过剩但购买力不足,是让你刺激消费,但不是让你刺激消费者。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