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第六股困局:加盟商喝下“苦”茶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2025年的新茶饮上市热潮中,沪上阿姨也终于“熬”出头了。

4月23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距离2024年2月14日,其第一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已经过去了1年多的时间,2024年12月27日更新招股书,上市才迎来新进展。

财务数据不算亮眼。根据招股书,沪上阿姨2024年收入为32.8亿,同比下滑1.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滑15.2%。

这是一家主攻下沉市场,高度依赖加盟模式的品牌。2024年,其收入中有96.5%来自加盟相关。2024年,其门店数量为9176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达50.4%。

换句话说,在奔向万店的路途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加盟商——也就是县域里有充裕资金的那群中产,撑起了沪上阿姨业绩的半边天。

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沪上阿姨将成为第六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然而,以加盟模式驱动规模增长,沪上阿姨财务数据却暴露了单店效率下滑、供应链脆弱性的双重风险。而正在承担风险的,则依旧是加盟商。

01

下沉狂奔,单店效率滑坡

沪上阿姨的主要产品的价格范围在7元至人民币22元。在其高速增长的业绩里,下沉市场的加盟商是重要的“燃料”。

新茶饮大都依赖加盟模式,根据招股书,沪上阿姨来自加盟商的收入占比极高,且比例还在上升。2022年至2024年,加盟相关收入分别为20.7亿元、32.3亿元和31.7亿元,占比分别为94.3%、96.3%和96.5%。

这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不论门店数量还是收入贡献,都是最多的。

2022年至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的收入分别为9.45亿元、15.2亿元和15.8亿元,占比分别为43.0%、45.5%和48.2%。

为了扩张,沪上阿姨一度疯狂开店。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加盟门店数量分别为5244、7756、9152。2023年飙升最快,增长率达47.9%。这其中,三线城市增加的门店最多,2023年有门店3849家,增加1284家,占这一年新增数量的51.7%,2024年有门店4629家,增加780家,占这一年新增数量的56%。

门店数量增加了,但单店效率却下降了。

根据招股书,2023年、2024年其平均单店GMV分别为156.1万、139.9万,平均单店每日GMV分别为4277元、3833元,下滑10.4%。

招股书中未披露各线城市单店的GMV,但从单店收入贡献来看(当年收入贡献/门店数量),2023年三线城市的平均单店收入贡献为39.49万,2024年为34.13万,下滑了13.6%。

业绩增长动能不够,沪上阿姨想到的扩张方式,依旧盯上了下沉市场。

在2023年,其推出“轻享版”(后升级为茶瀑布),专做三线及以下城市,主要产品的价格范围为2元至12元。在推出后,轻享版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93家,增加至2024年的492家,总GMV有明显提升,但平均单店GMV则下滑严重,从70万元下滑至62.6万元,下滑10.5%。

此外,各线城市的闭店数量也在明显上升。2022年、2023年、2024年,沪上阿姨关闭的加盟店分别为393、370、987,2024年闭店数量增长了167%。

同时,新店GMV也下滑严重。根据招股书,开业时间少于一年的门店,单店每日GMV从3933元下滑至3239元,下滑17.6%。而即便是开了三年以上的老店,平台单店每日GMV也在下滑,从2023年的4296元下滑至4017元,下滑6.5%。

这都说明在沪上阿姨的狂奔中,规模扩张没能有效转化为利润,加盟商盈利空间正在被挤压。

02

加盟商喝下“苦”茶

同样是下沉市场的加盟商撑起了半边天,但在供应链建设上,不论是蜜雪冰城还是古茗,沪上阿姨都有明显差距。

以蜜雪冰城为例,据灼识咨询报告,蜜雪冰城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过60%为自产,而沪上阿姨则未涉及原材料自产,主要依赖外部采购,鲜果、乳制品等核心原料均需从市场购买。

同时,在物流仓储上,蜜雪冰城自建仓储物流网络,有覆盖全国90%以上县级行政区的配送体系,冷链覆盖率超过90%。而沪上阿姨仅部分仓库为自营,其中有三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及所有前置冷链仓库均由独立第三方运营。

要赚下沉市场的钱,必须要有出色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没有下苦心自建物流仓储体系,这都导致沪上阿姨成本控制能力上受掣肘。而主要承受这一切成本压力的,也变为了加盟商。

在沪上阿姨的收入中,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及其他原材料占大头。2022年至2024年,这块收入分别为16亿元、25.1亿元和25.5亿元,占总营收的72.7%、75.1%和77.5%。尽管2024年每间加盟店的平均GMV下降,由于加盟店数量的增加,让这块收入仍有所增长。

根据招股书,沪上阿姨2024年的毛利率有所改善,从2023年的30.6%上涨到31.4%,上涨的毛利率,就来自于加盟商。其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17.8%,上升到2024年的22.8%。向加盟商销售设备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7.4%上升到2024年的8%。而来自自营店的毛利率,则从2023年的23.5%下降到2024年的14.5%。

同时,2024年毛利率虽小有上升,但净利率却有所下滑,由2023年的11.6%下降至10%,这也反映出沪上阿姨在运营成本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终究是加盟商承担了所有。此前就已经有加盟商“掀桌”了。

2024年10月,就有来自浙江宁波的加盟商在其沪上阿姨门店挂出“加盟要谨慎,已倾家荡产”的横幅,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根据南方都市报,这位加盟商提到,公司物料价格高,水果卖给加盟商的价格,几乎是市面上水果价格的两倍,若是在旺季,单个门店业绩最多可达12万,不过光是从公司订货就花费6万元,去除租金、水电及人工,毛利几乎没有多少,称“公司把加盟商逼得不挣钱了,现在变成了恶性循环”。

根据其当时曝光的沪上阿姨内部物料的采购截图,一箱12盒(1L/盒)的纯牛奶,企业定价120元,即每盒牛奶售价10元;1箱12瓶(980g/瓶)的生椰乳瓶装(冷冻)售价210元;1箱30包(40g/包)的桂花乌龙茶售价199元。

不愿意承担成本压力,该加盟商从外部购买物料,因此被罚款,而公司规定的罚金在去年从每家门店5000元上涨到2万。

而当时沪上阿姨加盟经理对媒体回应称,该加盟商闭店的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闭店跟品牌没有直接关系。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沪上阿姨与加盟商之间存在的信任裂痕。

沪上阿姨门店狂奔,2024年的9176家门店,相比2022年的5307家就增加了73%。在近年三线城市已经遇到单店门店收入下滑时,在其未来的计划里,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提到,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提升二、三线城市的门店网络密度。

做加盟商生意,核心是共赢,提升单店的盈利能力,增强内生增长能力,而非疯狂开店。未来,沪上阿姨需要通过供应链自主化升级和精细化运营,来缩小与其他品牌的差距,否则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中,则会进一步落后。

而最终喝下所有苦果的,还是下沉市场里曾经最相信这个品牌的加盟商们。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4482.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4:04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 铁打的高毛利,流水的“医美茅”:胶原蛋白捧出山西女首富,玻尿酸富豪们身家大跌

    作者:文若楠 重组胶原蛋白的造富神话仍在继续。 4月30日,锦波生物(832982.BJ)盘中一度攀至442.00元/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据银率网观察,从年初至今,锦波生物股价最大涨幅已超过100%,而其在2023年上市时的发行价为49元/股。 随着股价逐日攀升,创始人的身家亦水涨船高。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锦波生物创始人杨霞以约115亿元身家排名…

    2025年5月2日
    200
  • 齐向东:《民营经济促进法》就像一场“及时雨”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的出台在企业家群体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向凤凰网财经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审议通过的好消息,能多维度、多层次振奋士气,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进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5年5月1日
    800
  • 读懂IPO|科马材料近两成盈利靠政府补助,实控人家族曾通过员工代领薪酬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陈丽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陈丽娜 编辑丨郑琳 因营收复合增长率不达标、创业板定位等因素冲击创业板未果后,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马材料”)转道北交所,并交出了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成绩单。2025年4月14日,科马材料回复第三轮问询,目前正等待上会。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打了翻身仗,但在2021—2023年期间…

    2025年5月1日
    700
  • 降息生变,黄金却暴跌!

    隔夜,现货黄金小幅上涨,日内最高触及3366.57美元,最低触及3287.01美元,最终收报于3347.76美元。今日欧市盘中,黄金日内跌逾40美元,目前在3303美元附近徘徊。 美联储连夜投降! 隔夜,美股收高,三大股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486.83点,涨幅为1.23%,报40093.40点;纳指涨457.99点,涨幅为2.74%,报1…

    2025年4月26日
    2100
  • 特朗普又给了印度“浮想联翩”的机会?

    前不久,印度智库搞了一个研究说,特朗普关税下,印度要“赚麻了”,以往越南能抢一部分“福利”,这一次自己要“全吃”。 例如,在越南的三星工厂,要陆陆续续去印度了,要知道越南目前是三星的主要全球制造中心,该公司每年销售的2.2亿部智能手机中约有60%是在越南生产的。 如果说这还不算,今天《金融时报》又爆料,说苹果准备去印度,即苹果公司计划明年将所有在美国销售的i…

    2025年4月26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