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民宿毁约涨价,得好好管一管!

近日,网友小丁在社交媒体举报,两个多月前,她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五一”期间贵阳一家便捷酒店,前几天却被告知无法入住;目前该酒店已涨到500多元一晚,是原来价格的4倍。

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最新情况,事件发生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问题已得到解决;平台退还订房费用,赔偿小丁1109元,并为其提供5月1日至4日标准大床房的免费入住。小丁表示,对处理结果“比较满意”。

“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部分酒店毁约涨价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文要求,酒店、民宿经营者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不得擅自毁约提价,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酒店、民宿毁约涨价时有发生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一些酒店、民宿临时提价的情况时有发生。

今年2月,有消费者投诉,前期通过某平台以264元的价格在南京某宾馆预订了一间房。但当消费者去办理入住手续时,宾馆以春节客房价格上涨为由,临时要求消费者加价200元。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该宾馆立即整改,并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今年3月,一名消费者以均价399元的价格,通过线上平台向广东珠海一家酒店预订10间房。其后,该酒店以“五一”期间客房涨价为由,告知消费者房间均价需上调为558元。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该酒店立案调查。

4月26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4月16日通过某平台预订了深圳一家民宿5月1日大床房1间,“临近入住时,民宿老板却以平台上错价为由,拒绝本人入住。其实就是想将原本200多元的房间涨价到600多元。”

记者近期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发现,关于“五一”酒店毁约投诉维权的帖子已超2000篇。不少网友反映,提前一两个月订好“五一”假期的酒店、民宿,最近突然被通知“上架失误,必须取消”,有的甚至还被威胁“不取消的话,到店也没房”。

国内一家大型在线旅行平台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或达近3年峰值,热门地区酒店、民宿“一天一个价”。少数酒店、民宿经营者贪图短期利益,采取毁约涨价的方式拒单。

针对这类争议,该工作人员介绍,大的在线旅行平台会推出保障政策,将协调升级房型或安排同级酒店并补差价;若发现商家违约,将对其进行降级、限流等处罚。

毁约涨价为何屡禁不止?

业内人士认为,假期旅游市场服务需求旺盛,受供需关系影响,酒店房价也会“水涨船高”。如果价格涨幅在合理范围内且明码标价,则属于正常市场调节范畴。

“节假日涨价大家都能理解,但不应有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山西一家酒店负责人说,有的酒店、民宿先通过低价吸引订单,再找“装修、停电、上错房源”等各种借口毁约,最后以高价重新挂牌,让消费者措手不及。

旅游业内人士认为,针对酒店、民宿毁约问题,目前虽有一定的平台约束和部门监管,但对于经营者来说,威慑力仍不足。

“前期低价吸引订单,相当于有了客流保障;后期如果客流爆满,经营者再毁约提价,即便需要赔偿,相对于涨价后的收入,经营者还是赚的。”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董高升说。

据了解,部分平台对酒店的违约处罚是收取1.5倍违约金,以及限制流量。一些消费者认为,比起“五一”假期的三四倍涨幅,平台违约金威慑力不足;而且,即便一家平台限制流量,商家还可在其他平台继续接单揽客。

毁约行为在民宿中尤为多见。某在线旅行平台工作人员说,民宿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具有房源分散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民宿业季节性分化严重,淡旺季明显;一些经营者更换频繁,不少是家庭经营,管理不规范,监管存在盲区。

董高升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毁约退单是经营者单方面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酒店以原来的订房价格继续履约;若由于酒店擅自毁约导致消费者以更高价格另行订房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酒店退还已付款项,并支付因另行订房产生的差价损失。

但面对酒店、民宿毁约,一些消费者认为与经营者理论、与平台交涉太复杂。“投诉不见得有效果,走诉讼程序费时费力。不少消费者怕麻烦,就放弃了维权。”贵阳市消费者李先生说。

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通知通告,要求住宿业经营者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诚信经营,明码标价,严禁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或擅自提价,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建议,在节假日、暑假、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时期,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可提前对本地酒店、民宿进行提醒。当接到消费者关于酒店、民宿涨价毁约的投诉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应迅速介入,第一时间与商家沟通协调,要求商家遵守合同约定,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董高升认为,如今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平台要制定更严格的商家毁约处罚规则;针对恶意毁约的商家,可增加违约金,限制其商品发布权限。同时,平台还要重视用户投诉、评论,对投诉多、差评多的商家,要主动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平台的日常监管。

诚信经营才能基业长青。飞猪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酒店、民宿经营者要诚实守信,不要“趁节打劫”;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更多的客人。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提醒,消费者节假日期间订房应选择正规平台,下单前确认售后政策,保留订单截图;若遇毁约情况,可以立即联系平台维权。

赵占领表示,消费者如遇毁约,要敢于维权。如对酒店、平台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举报、投诉,必要时可以依法起诉。第三方平台明知或者应知商家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则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5079.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4: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 雷克萨斯 ES 换代:外观内饰遭嫌弃,是否为迎合市场失了品牌灵魂?

    4月23日,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这本该是一场展现品牌革新雄心的盛宴,却因设计引起争议。作为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占比超50%的“扛把子”车型,ES的换代本被寄予厚望,但车展首日即遭网友集体吐槽:“这还是雷克萨斯吗?” 内饰的颠覆性变革则让争议升级。双联屏设计、电子排挡杆、副驾娱乐屏,这些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标志性元素被植入雷克萨斯座舱,传统胡桃木饰…

    2025年4月24日
    2000
  • 大众ID自动刹停致人失明:技术傲慢比系统故障更危险

    4月,一段洗车场的监控视频将大众ID.4推上风口浪尖。浙江一位车主驾驶ID.4进入洗车店时,车辆突然自动刹停,惯性导致其眼部撞击遮阳板,最终诊断为视网膜脱落。这场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却因车企的冷漠回应与车主“不要赔偿,只要道歉”的诉求,演变为一场关于智能安全系统可靠性、车企责任边界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民讨论。 眼科专家指出,视网膜脱落多由外力冲击导致视网膜神…

    2025年4月25日
    1500
  • 男子冰糖当毒品卖,10年后成放牛网红,网友:绝命糖师

    近日,一位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养牛日常的博主被网友指认疑似为十年前因制造贩卖假毒品被判诈骗罪的罗某。该博主在评论区中回复:“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我做正能量,有劣迹的人不代表不善良,不代表不喜欢动物。请家人们口下留情,给我一条活路。”目前,该留言已删除。当前,该博主账号有17万粉丝,发布的内容都是和牛互动玩耍的日常,日常也会直播。根据CCTV《经济与法》节目…

    2025年4月30日
    200
  • 《科技背后的神秘密码》——须小让神话 “飞”进科技课堂

    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 李春丽/文图 4 月 24 日,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多功能室变身 “神话实验室”。《阳光少年报》讲师张展奇带着《山海经》里的 “九尾狐”“祝融” 与 “蛟龙”,为孩子们解码大国重器命名的神话密码。 张老师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山海经》里的九尾狐、比翼鸟等神话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精神,到女娲造人的生命想象,他…

    2025年4月25日
    1400
  • 华为联手11车企“安全宣誓”,智能驾驶告别营销狂欢

    4月16日,工信部一纸通知划定了智能驾驶宣传的“高压线”——禁用“自动驾驶”“零接管”等误导性表述,强调“组合驾驶辅助”的功能边界与安全责任。短短11天后,华为联合广汽、上汽、奥迪中国等11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以“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为核心,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行业从“技术竞赛”向“安全共识”的集体转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政…

    2025年4月27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