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张霁明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也“红”了。

故事还得从万里之外的欧洲说起。

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停电,法国局部地区也受到短暂影响,停电范围之广“极其罕见”,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一度瘫痪,5000多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这一事件引发全球对电力供应稳定性关注的同时,在中国,“浙江一位电力工人仅用0.13秒就恢复电力”,也冲上了热搜。主角正是张霁明——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自动化运维班班长,最近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张霁明。受访者供图

01、“这种现象在中国不会发生”

“欧洲大停电的情况,在中国不会发生。”张霁明开门见山。

在他看来,导致欧洲大停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首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电网是独岛式的,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无法从独岛之外的地方引入救急的电源。其次,西班牙等国家缺少新能源的有效调控技术手段,一旦极端天气来临,会导致电网没有可用的电源来应对用电负荷。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我国的电网值得信赖!”张霁明说,我国电网是全国互联的,可以全国一盘棋进行电网调度。任何一个局部发生电网失稳的情况,全国都会来支援。

此外,在张霁明看来,中国电网能让全国人民放心,底气还来自“干的是‘赔掉老本’的生意”。他举了个例子,有一回为了把电送到牧民居住的地方,架设线路和安装变压器的费用需要几百万元。虽然每年仅能收回5万元的电费,国网还是毫不犹豫就立即采购物资现场施工,第一时间就给牧民通上了电。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02、为什么现在停电不常见了?

热搜里的“0.13秒恢复电力”,并非笑谈。在张霁明的工作中,这是日常。

4月7日17时,宁波鄞州区姜山镇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伴随6级左右阵风,导致某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

从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要停电了——而现在,并没有。

当时,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的故障隔离自愈系统已经自动启动。从定位到隔离再到恢复,全程自动处理,未影响居民及企业正常用电。

这一“0.13秒恢复电力”的“绝技”,背后是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技术(FA)的功劳。这套系统能在故障发生时自动检测、精准定位,把停电时间从过去的“小时级”压缩到如今的 “毫秒级”。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张霁明调试分布式FA系统

2008年,国家电网开始试点这套 “自愈系统”,宁波是全国3个试点地区之一,鄞州又是宁波的“先行区”。当时,鄞州的电网规模大、设备多,遇到的难题也最多,张霁明顶着压力冲在前面,带着同事连续一个多月加班加点、克服难题,终于把系统成功率从77.32%提高到了91.41%。

2020年,技术革新再创里程碑。团队攻克设备兼容、信号干扰等难题,完成国内第二套、浙江省内首套“毫秒级”光纤差动分布式全自动FA环网,实现0.13秒极速复电。

张霁明认为,未来的电网会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网络,专业人士的作用,是事后复盘、对处理策略加以优化,或者在重大决策前,人工再三确认绝对操作无误。“简而言之,就是在尽可能排除人工误差或干扰的情况下,让电力达到‘自动修复’的效果。”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张霁明和团队成员在一线巡检

“之前发生的大面积停电,无一例外,都是薄弱的电网网架和老旧的基础设施,以及落后的电网调控技术引起的。”张霁明说,这些年里,国家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进行电网建设,所以情况得以巨大改善。

张霁明介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电网不仅优化了结构,还完善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先进电网科技得到应用,对电网、分布式新能源的管控能力非常强大。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图源:宁波晚报

03、电工劳模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人都想不到,让电力变得“耳聪目明”的张霁明,其实常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小时候的一场医疗意外,让张霁明只能依靠助听器与外界沟通。但这样,反而让他变得更专注、更严谨。

在他的母亲回忆里:“小时候他解题解不出来,就下楼转一圈再继续,非要拿下来不可。”这种执拗,贯穿了张霁明整个职业生涯。

1999年,张霁明入职鄞州供电公司。初入职场时,工地上常见这样的场景:老师傅们休息间隙,这个小年轻总抱着一叠电力图纸追着请教前辈;遇到厂家工程师来指导,他抓紧机会软磨硬泡讨要技术资料,带回宿舍挑灯夜战;互联网尚未大范围普及的年代,他每周跑书店,背回砖头厚的专业书,逐句逐字地“啃”。

渐渐地,张霁明成了同事口中的“活字典”——遇到难题,找他就对了。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图源:宁波晚报

在电网自动化领域,技术迭代以月为单位更新。“稍一松懈,新系统就会看不懂。”张霁明说,自己压力不小,但这种倒逼式学习,恰恰是突破舒适区的动力。

凭着这股韧劲,20多年来,他从一名检修工成长为省公司首席专家。他和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多项成果获国际国内大奖。其中就包括分布式FA系统。

“我对我们国家的电网充满了信心,不等于说会放松警惕。”张霁明说,宁波电网可再生新能源的占比,在去年年底超过了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而在今年4月,全国电网可再生新能源也超过了传统化石燃料发电。可再生新能源地理位置分散、调控方式多样,规模基数庞大的客观现象,也给电网带来了新的复杂现实问题。这几年,张霁明和团队就一直在研究和技术攻关海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难题。

欧洲大停电 中国一电工意外红了

张霁明团队队伍逐渐壮大

意外成为“网红”,并没有给张霁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改变。5月1日,劳动节假期第一天,他照例继续值班。因为他知道,从高楼大厦到街头巷弄,在无数人平安用电生活的背后,离不开电力人的坚守。

来源:潮新闻(文:李灿 李华)、宁波晚报、甬派、国网鄞州区供电公司、央视网、央视新闻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5155.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

  • 书香润童心 悦读伴成长,焦作龙源湖学校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

    当四月的春风拂过校园,在这个充满希望与诗意的季节,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焦作市龙源湖学校于4月1日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书香润童心 ‘悦’读伴成长”读书节系列活动的帷幕,让墨香飘满校园,让阅读成为春日里最绚丽的风景。 本次读书节旨在通过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等多元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

    2025年4月25日
    1700
  • 台前县打渔陈镇:送戏下乡传经典 禁毒反诈暖人心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王传帅 孟令贝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反诈、拒毒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台前县打渔陈镇志愿分会以“送戏下乡”活动契机,开展“反诈+禁毒”双主题宣传活动,坚决筑牢反诈“防护墙”,织密禁毒“安全网”。 活动现场,平安志愿者化身“反诈+禁毒宣传员”,在演出间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案例讲解的方式,向在场群众讲解常见的毒品种类、毒品…

    2025年4月27日
    800
  • 美育传承 春绽芳华!他们用教学成果展演点亮美育之光

    大象新闻记者 高冬丽 丝竹绕梁处,桃李芬芳时。4月29日上午,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三楼排练厅化作艺术殿堂,该校2025“校园之春”音乐会暨艺术专业教师技能汇报活动在此启幕。 活动当日,郑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杰,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新等领导出席活动。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周卫红在致辞中描绘发展蓝图,要将六十载积淀的深厚底蕴转化…

    2025年4月29日
    600
  • 南京一车辆爆燃附近车辆遭波及,一场未伤人的事故为何牵动神经?

    4月23日,南京市浦口区滨江榴园小区附近的一条小路上,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车辆突然爆燃,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火势迅速蔓延至周边停放的其他车辆。尽管消防部门迅速到场扑灭明火,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现场视频中车辆被烧成空壳的画面,仍让这场事故成为舆论焦点。 有网友庆幸“无人伤亡是不幸中的万幸”;也有人追问事故根源:“车辆自燃还是外力引发?为何突然爆炸?”。有网友联想到近…

    2025年4月25日
    1500
  • 飞机盘旋半小时避让“吸水巨龙”:普吉岛龙吸水奇观震撼网友

    4月27日,泰国普吉岛海域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一架即将降落的客机,因突现的“龙吸水”现象被迫盘旋半小时,机上乘客马女士用手机记录下这惊险一幕:阴云密布的天际,一条白色水柱如巨龙般从海面腾空而起,根部纤细如蛇尾,顶部粗壮似龙首,与翻滚的乌云紧密相连,仿佛神话中的龙正在吞云吐水。这段视频迅速引起关注,单日播放量破亿,网友惊叹“古代若见此景,必以为是龙王显灵”。 …

    2025年4月29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