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2024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就弹性退休的办理程序、基本养老金领取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当国家开始实施“弹性退休”时,还有许多人已经在计划“提前退休”了。对于提前退休这件事,如果说70、80后的人侧重于“被动收入构建”,那么95后则更热衷于“数字游民+技能变现”模式。

退休,这个原本出现在暮年的词语,正逐渐成为Z世代与中年群体的一种生活选择。我们不禁要问:这群主动切断职场锚链的人,究竟在追寻什么?又在承受什么?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胜券在握》)

一场人生旷野实验,人人皆可尝试

最近几年,从美国兴起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思是经济独立和提前退休运动)席卷全球。这个运动的一个核心法则是:降低物欲、过极简的生活,来迅速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国内的年轻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在豆瓣上,各式各样的FIRE小组汇聚了超过40万小组成员。

在B站上,许多关于提前退休的视频浏览量超百万。似乎现在年轻人对于“财务自由”和“提前退休”的期待感增强了,无论是“去东南亚养老”还是“入住青年养老院”,都可以看出年轻人希望尽可能早地离开职场打工人的角色,提前休息。

疲惫,是现在的打工人产生“提前退休”念头的重要原因。据《2024中国职业健康白皮书》,35岁以下互联网从业者中,73%存在慢性疲劳综合征,45%有睡眠障碍。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失眠症》)

此外,短视频、远程办公等技术正重塑时间感知。许多95后乃至00后中,不少人认为“退休是随时可切换的生活状态,而非年龄节点”,这让“提前退休”成为一场只要你敢,人人皆可尝试的人生旷野实验。

小红书博主夏八佰,从2023年起做退休计划。她在今年年初发的笔记显示自己已有存款622万元,即将开始提前退休计划。她表示,这些年,对生活和工作总是列课表一样,一项项计划出来,以为自己的不安,是因为对支出和收入不清楚。

如今的她渐渐意识到,人生无常,无常常在。她也犹豫过,要不要继续工作,也有过不舍,“离开这个我花了好多好多心血的地方”。夏八佰说:“35岁的我,更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更想去找找我是谁。退休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为生计,去做自己想做的。去花店上一个月的班,去集市摆个摊,去种菜,去免费当配音员……人生,有很多活法。”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三悦有了新工作》)
是新财务观的诞生,还是生活的伪命题?

也许是意识到有不少人都想“提前退休”,如今许多知识付费机构也在大量收割有“退休焦虑”的人,2980元的“FIRE实战营”学员实际存款中位数仅12.7万。那些宣称能让人提前二十年退休的课程,本质上是一场针对中产焦虑的精准围猎。

在深圳某共享办公空间,28岁的互联网运营李娜正经历着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收割。她支付2980元参加的“FIRE实战营”课程,此刻正播放着极具感染力的宣传片。画面里,主人公在清迈别墅泳池边敲代码的场景,让李娜开始憧憬提前退休的生活。旁白则是:“35岁退休的程序员阿杰,靠我们的资产配置模型实现每月2万被动收入。”

在加入了“FIRE实战营”的李娜看来,提前退休并不是不工作,只是不用像现在这样为了生存去强制性劳动。她的计划是让自己强制存款到100万就离职,离职后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兼职,一方面可以体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转职的魔王大人》)

现实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实现提前退休的人——美国FIRE运动的先驱之一萨姆·多根(Sam Dogen),在34岁时攒够了300万美元提前退休。然而仅仅过去12年后,2024年他宣告重回职场,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财务状况已经难以支持子女完成高等教育。

萨姆退休时,他和妻子还不确定是否要孩子。现在他们有两个孩子,生活在旧金山,抚养孩子很昂贵,即使他有几十万美元的定期收入。萨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定期收入已经从每年8万美元增长到约20万美元,但他承认“生活充满了起伏和未知数,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他声称,自己看到学生贷款让许多借款人无法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和承担职业风险,不想让两个孩子未来背负这些债务。他计划在孩子上大学期间工作,会对情况重新进行评估。虽然他离开了企业工作,主要靠定期收入生活,但在过去10年里,他还为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制作自己的博客,并写了一本书和一本电子书。只不过,他一直是在家里工作,只是假装休息。

提前退休与假装休息,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辞职当自媒体的博主阿茶在社交平台展示她在大理租房种菜的日常,但在持续更新了几期视频后,她也坦承“存款年收益跌破3%后开始接广告”,引发网友们对于“伪退休”的争议。当“存够100万就退休”的宣言在社交媒体刷屏,当大理洱海边的民宿住满“退休练习生”,提前退休似乎成为了一件“看起来很香”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事。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女主森若在会计部门工作,严谨又认真,不受他人打扰。(图/《这个不可以报销》)

在洱海畔经营民宿的前财务总监林悦,提前退休以后,经历了从“时间贫困”到“时间过剩”的剧烈震荡。最初三个月,她将日出摄影、咖啡拉花和植物养护排成色彩斑斓的时间饼图,并且勤奋更新自己的社交账号。但在某个午后,她突然陷入存在主义危机——当所有时间都真正属于自己,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并没有退去。

林悦说:“哪怕我前两年已经实现了既定的存款目标,辞职来到大理过提前退休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越来越无法令我心安理得。我会想要随时查看今日民宿的营业额,同时也会焦虑自己的存款还能维持多久这样的生活。提前退休的日子并没有预料之中的轻松自在。”

博主一只鹤说:“差不多30岁那年投行牛马我攒到了足够的钱,开始了我认为的FIRE生活,发现FIRE从数学上确实成立,但实操和想象其实大不相同。”当她FIRE以后,到处旅行过,在咖啡店打过工,在景德镇捏过泥巴,自己开过小店,线上生意也做过。慢慢发现每一个“工作/角色”都会有它的厌倦点,如果没有更多的进步和冒险空间,就会变得很无聊,就像FIRE前的工作一样。“实际上,不上班只是多了尝试时间,生活中的绝对空白一定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的短暂需要,空白久了容易陷入虚无。”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凪的新生活》)

《提前退休说明书》一书里说:“所有人应当积累足以维持经济独立的生活资产,这与单身、已婚、男士、女士等身份属性无关,与是否工作也无关,这是因为,资产能为你的人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各大社交网络上的“退休叙事”已演变为Z世代的精神防空洞,既是抵抗异化的符号武器,也是商业资本的新猎场。当年轻人一边刷着大理退休vlog,一边熬夜赶PPT,这种分裂恰恰印证:提前退休与假装休息,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在诉说对“人生有旷野”的深切渴望。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图/《胜券在握》)

一只鹤说:“对于努力FIRE中的小伙伴,我想说其实我们只是想要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自主权。FIRE并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事情,不要把宏伟计划推迟到FIRE以后,现在就可以开始寻找那个自己愿意一直玩下去的游戏。”

编辑 L

运营 彭钰妍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5879.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3:50
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3:52

相关推荐

  • 做演员,张予曦“及格”了吗?

    从早期被外貌标签困囿,到如今主动拆解“花瓶”“网红”的刻板印象,张予曦走了十多年。成为演员的历程中,她学会了用努力与自省对冲某些刻板或单一的凝视:“如果(外界)更在意的是我外在形象是否适合,那就意味着我在塑造角色上出了问题。”这种清醒,与张予曦面对角色时的共情能力形成了微妙的互文。 张予曦在《千秋令》中饰演魔教教主凤离雪。(图/受访者提供) “我演戏的时候,…

    2025年4月24日
    2300
  • 累死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为什么那么不值钱?

    没人能想到,在2025年,“疯感很强”会变成年轻人赞美他人和自己的全新话术。观察一圈不难发现,一部分年轻人觉得累了,一系列社会症结由此出现:生活中低欲望,不想看老板眼色,甚至退出家庭群聊……除了那些切实的痛苦,比如经济压力、家庭关系、出租屋只有6平米以外,年轻人强烈的痛苦主要来自于情绪。 准确地说,是缺乏情绪价值。 别小看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情绪价值在…

    2025年4月30日
    1900
  • 我在英国当中学老师,看见真正的“混沌少年时”

    网飞高分新剧《混沌少年时》播出一个月后,仍然在引发回响。剧中除了对英国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呈现,中学教育体系中处理问题的合规性和边界感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周刊》采访了三位在英国当中学老师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在任教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 前段时间,讲述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英剧《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热播,给全球观众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剧集一…

    2025年4月25日
    2000
  • 专访蔡康永:“人生不值得”这句话,摧毁了多少人的努力

    蔡康永对读书和写书,一直都抱着一种“相信”的态度。如今年过六旬的他,每天按照医生的嘱咐锻炼完之后,回家路上总是会钻进他家附近的书店,每次买一本书。 他一直坚持用手写,而且写字很用力,经常“力透纸背”,字迹会透过三层稿纸。 现在蔡康永更相信的是,只要你参与了,世界就会不一样,就有了那么一些“值得”的可能性。 19年前,蔡康永为朋友徐熙娣(小S)还未出生的孩子写…

    2025年4月24日
    3100
  • 花1元在欧洲买别墅的人,赚翻了吗

    一大批意大利小镇,正在成为互联网上的“欧洲鹤岗”。 今年春天,意大利中部的小镇彭内镇里,镇长吉尔贝托·彼得鲁奇站在一栋古老的石屋前,对着记者无奈地说:“这座只有1000人居住的小镇,即将成为鬼城了。” △意大利中部奇维塔迪巴格诺雷吉奥(Civita di Bagnoregio)山上,一座“垂死”的村庄。(图/视觉中国) 而为了试图扭转局面,当地开始推出“1欧…

    2025年4月25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