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力机器人产业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进一步抢抓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我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平台,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机器人产品从传统作业模式向具身智能作业模式转变、从中低端应用场景向中高端领域拓展,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智慧农业、医疗康养、安全应急、警务运行、智慧矿山、文化旅游、教育教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关键技术创新。

1.加强前瞻技术布局。把机器人前沿技术和关键装备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探索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企业技术问题解决“揭榜挂帅”升级版,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突破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单位组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攻关多模态融合感知、人机协作与群体智能、虚拟仿真与虚实转换等技术。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新升级的国家级相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没有配套资金要求的,按规定给予每个平台1000万元经费支持。(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标准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建立高校院所“可转化成果数据库”和企业“科技成果需求库”,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快以应用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每年认定一批场景应用友好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鼓励在协作、巡检和水下机器人等优势领域开展标准制修订和研究验证,对主导制修订高水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每项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奖补。(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产业主体培育。

5.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围绕整机产品、关键部件和智能系统,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做强一批发展潜力大、柔性制造能力突出的头部企业,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用好“选择山东”等招商平台,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精准招引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和急需人才。鼓励各地将符合条件的机器人项目纳入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动企业提质升级。指导企业用好设备购置补贴、技改专项贷和股权投资政策,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提升产业发展后劲。聚焦培育壮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产业集聚扩容。

8.推动产业加速集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按规定给予最高600万元奖补。对未来产业加速园内的优质机器人项目,通过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给予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9.建设产业发展高地。推动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济南市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高温强冲击特种作业机器人、驱控一体化芯片与控制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青岛市重点发展海洋工程特种机器人、新能源场景特种机器人、智慧康养服务机器人,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淄博市重点发展高精度弧焊协作机器人、矿用预警侦测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专用行星减速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生产高地;济宁市重点发展机器视觉系统、智能控制器等,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打造机器人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有关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鼓励各市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机器人特色产业。枣庄市重点发展国产化高性能谐波减速器;烟台市重点发展多关节机器人、警务协作机器人、智能控制器;潍坊市重点发展汽车、农业与物流服务机器人;泰安市重点发展脑机接口与康复设备等医疗机器人;威海市重点发展微创医疗机器人、海洋探矿采矿机器人;日照市重点发展协作和教育机器人;临沂市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和商务服务机器人;滨州市重点发展国产喷砂喷涂机器人。(有关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面向工业制造、生活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优化布局一批中试基地,将符合条件的中试资源纳入“山东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网”开放共享服务。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济南、青岛、淄博、济宁等市企业争创国家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获批国家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量标准实验室的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鼓励机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规定给予单个企业年度最高500万元补助。(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山东发力机器人产业

12.建设机器人训练场。引导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主动开放应用场景,建设机器人训练场,开展任务训练与数据测试,建设行业领先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库,提升机器人产品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的算力交易合同、大模型产品及语料库,按程序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元和150万元补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山东发力机器人产业

(四)大力拓展应用场景。

13.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推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商贸物流、公共安全、矿山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打造先进适用的典型案例。在危险岗位替代、智能巡检、监管执法、应急救援、警务运行、农业生产、医疗康养、家庭服务、文旅消费等细分领域探索创新应用实践。鼓励在居民社区、物业服务、街区管理中探索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国资委、国家矿山安监局山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强化场景应用创新。将具有先进技术、创新模式和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应用场景纳入“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等项目推广范围,按规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鼓励各地在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等项目中给予政策支持。利用“四首”政策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降低市场推广风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机器人产业与文化教育、艺术娱乐等产业融合,在全省各级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增加机器人元素,支持有条件的市规划建设机器人展览馆。举办机器人产业合作会议等活动,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要素支撑效能。

16.扩大高端人才引进。将机器人领域人才纳入《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计划》。面向全球引进机器人战略人才、青年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在住房、教育、落户等方面通过“一事一议”给予灵活配套政策支持。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求,优化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加大对机器人行业的倾斜力度,高质量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拓展省外海外办赛机制,吸引海内外机器人领域高层次人才来鲁创新创业。(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育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支持高校院所完善有关学科设置、专业建设和技能认证体系,推进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教联合体。打造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实训和联合科研场所。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支持举办机器人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机器人应用技能和创新创意竞赛,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征集场景应用新构想新创意。支持机器人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参与“创客中国”等赛事。(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统筹省级工业转型发展等资金,支持机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耐心资本,积极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前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以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加大信贷支持。(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强化省市联动、区域协同,凝聚工作合力,推动资源要素向机器人产业集聚。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动态跟踪机制,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传播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果,支持利用机场、高铁、公交枢纽等公共区域进行静态宣传和动态展示,鼓励机器人进课堂,积极营造产业创新和智能应用新风尚。

来源:山东省工信厅网站

https://www.pedaily.cn/s104/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0833.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3:50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3:50

相关推荐

  • 贵阳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招GP

    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遴选(第三批)公告 为进一步落实贵阳市“数字活市”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根据《贵阳市基金管委会关于印发〈贵阳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筑基金发〔2024〕2号)《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基…

    2025年8月8日
    1200
  • 炎黄国芯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池州产投、梅花创投联合领投

    投资界5月30日消息,炎黄国芯宣布公司成功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池州产投、梅花创投联合领投。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抗辐照加固核心技术的“破冰者”,通过公司构建的电路设计-版图优化-工艺管控“铁三角”体系,成功将宇航级DC/DC芯片研发周期显着压缩至6-8个月,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降低。公司独创的“三重防护盾”技术抗辐照总剂量(TID)达国际领先水平、静电…

    2025年5月30日
    5400
  • 人工智能创业的两种形态三大规律

    我们需要的是人性化、情感化、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

    2017年4月17日
    13721
  • 赛力斯汽车获50亿战略投资

    投资界6月25日消息,赛力斯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鑫麦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中移数字转型产业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北京光曜致新…

    2025年6月25日
    5500
  • 云锦微完成天使轮+融资,上海恒砥和宁波舜工投资

    投资界6月19日消息,据硬氪报道,宁波云锦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锦微”)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达1000万元。本轮投资机构为上海恒砥和宁波舜工,融资资金将用于迭代升级平台、扩充设备产品、增加垂类行业场景的生态覆盖。 云锦微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具身智能体操作系统的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为具身智能开发AI大脑,帮助企业将大模型技…

    2025年6月19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