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辆挂着山东济南牌照(鲁A)的出租车,出现在四川甘孜康定市,目的地是西藏拉萨!这罕见的场景被网友拍下,瞬间引发好奇:这车怎么跑这来了?谁在打车去西藏?7月7日,谜底揭开,故事的主角是两位研究生。
选择出租车进藏,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两位研究生有自己的理由。“去西藏拉萨一直是我们的人生梦想。” 其中一位同学坦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自由:路线自己定,时间自己掌控,景点随心选,沿途风光想停就停。出租车成了他们实现这种“随心所欲”旅行方式的工具。
正是这句“想打折”,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盖过了对这场奇特旅程本身的好奇:“自由有价,契约精神呢?” 不少网友质疑:要打折就提前协商好,还等一圈逛完了再让司机给优惠?没钱就老老实实攒钱去,最烦这种既要又要的人。
“司机图啥?风险谁担?” 网友也为司机曹师傅捏把汗。“跑这么远的长途,还是高原,车辆损耗、安全风险巨大。万一路上车子出大问题,或者发生意外,责任怎么算?就为了接这一单,值吗?”
这场“天价”的出租车进藏之旅,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观碰撞。它关乎年轻人对“自由”的定义与代价的认知,关乎商业行为中契约精神的遵守,也关乎网络时代下行为动机是否纯粹。两位研究生追求梦想的勇气值得尊重,但“事后打折”的预期,却让他们陷入舆论漩涡。
司机曹师傅的“冒险”接单,是出于对生意的开拓,还是被年轻人的热情打动?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这辆鲁A出租车最终抵达布达拉宫脚下,关于这一万多块钱车费该如何结算的“协商”,将成为这场奇特旅程的最终考题,也将为这场充满争议的“自由行”写下最后的注脚。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