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会展基金会 7 月 8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现在生产炮弹时,正面临火药和硝化棉(也就是硝化纤维素)短缺的问题。不过报告也提到,这个问题大概在一年半到两年内能够解决。
当然欧洲也在想办法。报告提到,截至 2025 年 6 月初,已经有大约 107.8 万平方米的新生产设施要么刚投产,要么快建完了。这里面有法国的火药厂,匈牙利、芬兰和德国的爆炸物工厂,挪威、德国的炮弹壳生产厂,还有波兰、捷克等国的炮弹填装厂。
专家预测,到 2027 年底,这些新工厂的爆炸物产量能超过 6.5 吨,够填装 61.3 万到 98.4 万枚 155 毫米炮弹。到 2028 年底,一年生产的黑索金和 TNT 总量会超过 8500 吨。这还没算上现有工厂的产能,预计到 2026 到 2027 年,现有工厂的产能也能翻一倍。同时,欧洲还打算开四家新的火药生产厂,这方面的投资大概有 10 亿欧元。
有网友说,“打了这么久,炮弹消耗太大,连火药都缺,看来欧洲之前没料到会是这种局面”。也有人觉得扩产计划有点悬,“说一年半到两年解决,建工厂哪那么顺利,万一材料供应、技术工人跟不上,怕是还得拖”。还有人注意到进口的事,“现在靠印度、日本补缺口,等自己产能上来了,这些外部供应渠道又该怎么处理?”
这件事其实也能看出,一旦进入高强度的消耗战,就算是工业基础不错的欧洲,在关键军工材料上也可能出现短板。而这次大规模扩产,不光是为了应对眼前的需求,更像是在给军事工业链条 “补课”。只是这 “课” 补得急,能不能按计划完成,完成后又会对地区安全带来什么影响,还得接着观察。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