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对欧盟商品加征 30% 关税的消息,让德国捏了一把汗。德国总理默茨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如果这事真成了,德国经济出口行业的软肋会被狠狠打击,政府得把大部分经济政策努力搁置,因为这会盖过其他所有议题。
默茨说,他打算拉上马克龙、欧委会的冯德莱恩,趁 8 月 1 日前赶紧找个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还提到过去有过 “理性” 解决的先例。可这次的麻烦,没那么简单。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从钢铁、汽车到农产品,不少领域都有过较量。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就频繁拿关税当武器,如今他若重返权力中心,这套 “美国优先” 的贸易政策怕是要变本加厉。欧盟这边,对美国的能源政策、产业补贴也早有不满,双方的利益纠葛盘根错节。
德国是出口大国,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依赖国际市场,美国更是重要买家。30% 的关税加下来,德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会大减,订单可能被其他国家抢走,工厂减产、工人失业都可能接踵而至。有德国媒体算过账,光是汽车行业,每年对美出口额数以百亿欧元计,真加税的话,损失难以估量。
有分析指出,美欧贸易争端背后,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角力。美国想通过关税逼欧盟在产业竞争中让步,尤其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但这种 “以邻为壑” 的做法,会打乱全球贸易秩序,德国出口受挫,反过来也会影响美国企业的供应链,毕竟很多美国产品的零部件来自德国。默茨想找 “理性” 解决方案,难度不小,特朗普的关税牌往往带着政治算计,不只是经济账那么简单。
这场关税风波,说到底是大国利益的博弈。德国出口行业的焦虑,其实也是全球贸易脆弱性的一个缩影。一旦关税落地,受伤的不只是德国的工厂和工人,普通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也会受到影响。至于 8 月 1 日前能不能谈出个结果,现在谁也说不准,但这场较量,早已超出了简单的贸易数字本身。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