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7月初的一个傍晚,上海青浦山姆地下二层,莉莉把车倒进最靠近电梯的车位。她推着大号购物车,像往常那样先绕到冰柜,再直奔零食区。

那张价值680元的卓越会员卡续费到第三年,她已经习惯了“闭眼买”,因为“山姆不会出错”。

逛到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好丽友派前,她却猛地刹住了车。蓝黄相间的价签上,赫然标着49.9元——这个在普通超市常见的品牌,莉莉是第一次在山姆碰上。

就在莉莉感到困惑的那几天,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7月15日,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超市常见商品,引发了众多会员的不满甚至愤怒。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难哄》)

会员们的质疑在于,山姆的选品策略,要从“独家”转向“大众化”了?

作为一种紧急公关,争议最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在7月15日晚从山姆App消失,但会员们并不买账。在商品下架前,这款号称“减糖健康”的派已收获300多条差评。有消费者愤怒留言:“宣传减糖,结果甜到齁嗓子。”

“谁能想到,山姆会因为一盒好丽友派被骂上热搜?”莉莉感叹道。

众所周知,逛山姆、开市客这类会员制仓储超市,在这几年已成为像她这样的新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而人们愿意每年为山姆支付一笔价值不菲的会员费,图的本是“别处没有”的惊喜好物。

如今,惊喜成了楼下货架同款,好丽友、卫龙排排站,如果是你,续费时,手指会犹豫吗?

选品失焦,会员制名不副实

消费者最大的愤怒,并非因为那盒好丽友。

老会员艾奇的感受最直接。她在山姆App里翻了又翻,常买的太阳饼、低糖蛋黄酥,早已没了踪影。“当了5年卓越卡会员,感觉现在的山姆,有点陌生了。”

那些曾经让她抢破头的爆款一批批地下架,取而代之的却是便利店随手可买的品牌,让她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必须说明的是,据不同媒体核实,引发争议的几款商品——低糖好丽友派、徐福记燕麦藜麦蛋糕、芥末味板烧虾饼、溜溜梅智利无核西梅干,其实是山姆的“特供款”,其他地方买不到。比如争议最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号称减糖80%、加浓30%可可、0反式脂肪,看这配方,也确实符合山姆“严选零食”的门槛。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昨日的美食》)

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此,让艾奇这类老会员们心里别扭的是:花了几百元办卡,面对这些品牌,却觉得“不山姆”了。

“我们真不是挑好丽友的刺儿”,一位会员跟《新周刊》直叹气,“关键是,山姆挑东西的眼光,好像不一样了。260块会费,不是给不起。我们付这个钱,图啥?不就图山姆能帮我们把把关,筛掉那些到处都能买的东西吗?要是连这个基本盘都守不住,明年还续它干啥?”

毫无疑问,在消费者看来,山姆能火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花钱买选品”的道理。

在山姆原中国区CEO文安德掌舵的时代,山姆走的是“精挑细选”路线:把商品种类(SKU)从上万种大幅砍到约4000种,帮会员提前筛掉了不靠谱的商品;又于2016年通过入华20年来首次涨会费,吸引愿意为品质和服务多花钱的人。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昨日的美食第二季》)

山姆借此在中国成功建立起了一个“中产俱乐部”——大多数消费者愿意掏那260块年费,本质上买的是山姆团队对全球4000个SKU的严选能力。从澳洲牛排到网红瑞士卷,从自家招牌Member’s Mark到外面买不到的独家货,山姆靠着“精挑细选、宁缺毋滥”,给中产顾客造了个梦:在这儿花钱,买的是品质,是省心,更是种“不一样”的感觉。

数据也证明这招儿管用: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光会员费,山姆就收了超过13个亿,占了总收入的15%。更厉害的是,办卓越卡的老会员,92%都愿意接着续,他们撑起了山姆六成的生意。

只是,在如今选品失焦的争议之下,山姆构筑起来的中产幻梦被当众拆掉了。

当卫龙辣条、徐福记点心这些超市里随处可见的牌子,被山姆包装成“特供商品”,甚至玩起“隐身术”(比如盼盼品牌名改用拼音“PANPAN”),会员们不干了。原因无它:不仅花260块买来的“品质生活”被稀释,还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背刺感”。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昨日的美食》)

类似的失望情绪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抱怨山姆选品“看不懂”“越来越怪”的声音越来越多。“山姆当年的成功在于让会员相信‘为服务和品质付费’,而非进门为便宜货付费。”一名用户晒出去年的购物单做对比:89元/盒的网红麻薯消失,新上架的徐福记糕点69元/盒,配料表却多了三种添加剂。

过去几年里,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这块蛋糕是在变大,但顾客的嘴也变“刁”了。艾媒咨询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独家性”和“健康属性”的要求日益严苛。

对山姆来说,想牢牢抓住这些中产家庭的心(和钱包),本应在“供应链创新”和“会员最在意的品质”之间,走稳平衡木。但现在看来,它的避重就轻,让其狠摔了一跤。

山姆会员店,走进夹缝中

山姆缘何犯下此等动摇根基的低级错误?一半在自家策略变了,一半受大环境所逼。

零售圈里有个说法叫“千亿魔咒”,因供应链延伸、产品质量把控、日常运营成本等挑战加大,生意做到千亿规模,触顶后很难突破。更别说现在大家都捂紧了钱袋子,这对主要靠中产捧场的山姆来说,增长压力可不小。

看个关键数字就明白了。尽管山姆会员数量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500万增至2024年的近900万,但会员的平均价值却成谜。沃尔玛自2023年起,再未公布山姆的单客利润或年均消费,2022年会员年均消费约1.3万元成为可查的最后一笔数据。

增长故事与真实盈利之间,出现真空地带。

当中产消费力带来的增长性被打上巨大问号,山姆也在悄悄放下身段,推出了被网友冠以“穷鬼三件套”标签的亲民组合(30枚24.5元的鸡蛋、2升17.9元的鲜奶、24元8个装的贝果)。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我的人间烟火》)

不难看出,对于如何继续在中国市场做大蛋糕这件事,山姆实际门儿清——既然光靠老会员不行,那就尝试跨越阶层,得把那些还在门口犹豫的、偶尔才来的“边缘户”,变成铁杆粉丝、氪金用户。

2025年初,山姆中国宣布“换帅”。彼时,在华掌舵整整12年的山姆总裁文安德(Andrew Miles)退休了,接棒的是负责沃尔玛国际业务的老将Jane Ewing。后者使出了更猛的招数——加速本地化,开店要更快,市场要下沉。

今年,山姆对组织结构也动了“手术”,比如把华东大区分拆成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独立区域,让一线有更多决策权,反应更快。更关键的是开店计划大提速:从过去一年开6家左右,直接上升到8至10家,而且方向是下沉——冲向二、三线甚至县级城市。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昨日的美食 第二季》)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边是多年积累的高端光环,另一边是对更多“普通钱包”的渴求,处于压力下的山姆无疑正在尝试“摘掉”王冠。但这条路,也让山姆走进了定位的夹缝。急着扩大地盘、拉新会员的过程中,山姆有点撕裂了,以至于造成选品风波的连锁反应。

此次选品风波之前,山姆的供应链已经频频亮起红灯。

2024年9月,山姆10天内被曝出5起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牛奶包装附虫卵、鲜肉月饼吃出牙齿等;2025年,牛奶喝出塑料片、牛肉饼含橡皮筋等事件频发。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山姆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问题涵盖奶粉异物、食品发霉、酸奶变质,等等。

同时,山姆本地化步子加快,更多中国制造和本土品牌进店,这很正常。但问题在于,不能为了“接地气”就放低门槛。比如,牵手曾因“中外用料双标”闹过风波的好丽友,又或是试图通过包装将卫龙、盼盼等“去品牌化”,这种做法不仅容易让人一眼看穿,也丢失了人们对山姆严选的信任。

一块好丽友,砸穿了中产的山姆信仰

(图/《难哄》)

会员制零售的核心,说到底无非就是“信任”二字。

过去五年,数百万中国的山姆会员们,是它最深的护城河。消费者付会员费,图的就是能“闭眼买”的安心和品质保障,对品质下滑没有太多的容忍度。

身处增长压力与品质管控双重夹缝,山姆现在最要紧的功课,是赶紧把供应链和品控这块短板补结实了。要是守不住品质这个命根子,跑得越快,摔得可能越狠。

毕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信心这东西,建立起来何其难,崩塌却只需一瞬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换帅、管理框架大调整后,山姆会员店对中国市场严重误判》 餐饮老板内参 2025 -7-16

2.《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 财闻网 2025 -7-15

3.《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让会员破防的岂止性价比?》 红星评论 2025 -07-15

4.《山姆卖好丽友,会员的天塌了》 财经天下 2025 -07-16

作者 |黑莓|DR运营| 七七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3236.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午3:44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午3:45

相关推荐

  • 去贵州当三天寨民,要花一个月戒断

    如果要评选“最不适合上班的季节”,春天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温热的阳光晒得人骨头酥软,嫩芽在窗外探头探脑,偏偏格子间里的键盘敲击声,时时刻刻催动人们春游的心。 △在春天,看花才是正经事!(图/牧羊 摄) 当打工人还在抓紧摸鱼做小长假攻略,争取“特种兵式”完成热门景区打卡时,最会玩的人已然下定决心要到贵州村寨里,让山风吹走积攒多日的班味。 这里的旅行没有标准…

    2025年4月29日
    6400
  • 悬赏10万找鸽子,拍成电影能多抽象?

    你知道哈欠会传染吗?用《走近科学》的方式解读,这个现象与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有关,属于一种模仿性行为;也可能是移情作用——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打哈欠的影响。渐渐地,这演变成互联网又一鸡汤传说:容易被哈欠传染的人,一定很善良。电影《东四十条》里有一场打哈欠的戏,导演詹涵淇(大豆)和覃牧秋(阿毛)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跟着打哈欠。这是第三种解释——我们…

    2025年4月25日
    4800
  • 低因茶爆红,给不想熬夜的年轻人续命

    茶,正在从“生命体征维持水”,进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时不时会出现一杯浓茶。它可能来自班主任上课时捧着的茶缸、出租车司机的保温杯,也可能是父母聚会聊天时,你偷偷喝的那一杯。那一刻,你对茶的唯一印象是苦。 当你长大成人,却“遗憾”地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吃苦。你喝的茶里面混合着水果或者乳制品加糖。但“身材焦虑”和“睡眠危机”也随之而来。逐渐地,奶…

    2025年5月20日
    6900
  •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其中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等新规定。近几天,第一批不用户口簿领证的年轻人已经在社交媒体晒出了新的领证流程,但更加便利的领证方式,但却引发了年轻人的集体“警觉”,评论区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是:“宽进严出是诈骗”。宽进,指的是领证变得更加容易,以前领证需要户口簿,现在可以绕过从父母那里拿户口…

    2025年5月20日
    6100
  • 千年前杨贵妃没说的荔枝秘方,都藏在霸王茶姬这杯茶里

    世人只知杨贵妃爱荔枝,却不知1000多年前的杨贵妃一不小心还成了“新茶饮先锋”。 岭南民间有句老话:“荔枝配茶,胜过仙家。”这一地域饮茶秘方,正是因为杨贵妃而风靡全国。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因为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朝廷特设“荔枝使”,每年夏季从岭南快马运送鲜荔枝至长安。传闻中,荔枝常与福建红茶同载。朱漆鎏金的贡箱内,荔枝与福建小种红茶仅一板之…

    2025年6月29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