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创造一个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新疆农业。
如果用卫星图俯瞰新疆,就会发现它的主色调是苍黄色。中国第一、第二两大沙漠盘踞其中,沙漠戈壁占全疆总面积近四分之一。然而戈壁荒漠间,人们写就了一段农业传奇,足以使我们颠覆对新疆、对农业的一切想象。
它不再是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大漠,而是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塞外江南。在新疆,农业是一幅画,大地是画布,丰收的作物是颜料。
近十几年来,新疆人一直在闷声干大事,他们在把戈壁纵横的新疆爆改成渔场。2023年新疆水产品产量18.39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新疆水产鱼类共88种,除了白斑狗鱼、哲罗鲑、北极茴鱼这些土着鱼种,新疆的水域还引入了像虹鳟、罗非鱼等外来户,每年能创造30多亿的产值。
新疆人觉得还不够,近几年他们将水产养殖场建到沙漠边缘,在水沙交界处养起了海鲜。
在新疆养海鲜已经够离谱了,但你绝对想不到,新疆去年的产量不仅把鱼米之乡江西甩在了后头,还跟黑土地辽宁掰了个手腕,总产2330万吨,增产211万吨,相当于每个人碗里多了3斤粮食。
新疆还承包了全国90%的棉花产量,80%的番茄产量以及50%的红枣产量。更不要说瓜果蔬菜,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盐碱地本是不毛之地。以前南疆的土地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你以为是下雪,结果凑近一看,是一层厚厚的盐碱壳,到了春天还会翻碱,明明没有下雨,但地面会跟下过大暴雨一样出现大坑和稀泥。
这样的土地别说是种了,连拖拉机都很难开进去。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来种地,难拿二成苗。结果新疆逆天改命,成了中粮大省,这搁10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
既然新疆先天条件差,为啥国家非要跟新疆死磕,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种粮?
都知道新疆最头疼的就是土少、缺水、风还贼大,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种地基因哪能看着这么大一块空地荒废着,必须得整点啥,见沙治沙,遇水斗水,硬是把不可能整成了可能。
有些人别光吹以色列农业有多神,新疆兵团早就在大喜别闷声干大事,给沙漠贴瓷砖,一个格子一个格子锁住沙丘,最后从沙子里抠出一片绿洲。还有给沙漠锁边,让塔克拉玛干戴上了一条3046公里长的绿洲围脖,死亡之海摇身一变绿意盎然。
治沙的同时,治水循序渐进,70年砸下3000多亿,新疆农业灌溉用水干到了568亿方,比一个半三峡水库还多。
沙治了,渠通了,风挡了,地肥了,新疆种粮的路终于走顺了。
美国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新疆这一逆天改命,也是帮咱们国家摆脱了被老美卡脖子的困境。今天,我们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接近100%的自给率,再也不怕其他国家卡我们的脖子了。
而且新疆的牛可不止于农业,30年前你错过了深圳,30年后可别错过新疆,央企带头投钱,地方拼命跟进,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一推,新疆算力2025年要冲17万P,相当于34个北京的AI算力中心。
更让人意外的是,如今新疆的战略地位也在上升。
2024年6月,等了25年的中吉乌铁路终于签约,这条绕开俄罗斯的亚欧最短通道,将新疆到欧洲距离缩短900公里,效果立竿见影,2025年前5个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超千亿元,占全国对中亚贸易的39.4%!钢铁驼队更是织就天罗地网,600辆TIR卡车昼夜穿梭中欧,时间节省7至8天;霍尔果斯口岸开通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新鲜果蔬直送哈萨克斯坦;自贸试验区前4个月进出口699亿元,拉动外贸增长10.6个百分点。当喀什综保区的机电产品乘中欧班列驶向中东欧,新疆已从“过路通道”变身“财富枢纽”——左手牵中亚千万人口,右手挽俄罗斯亿级市场,背靠整个欧洲。
而且,它还能直接触达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和中东。一旦沿海地区形势有变,这条线路就可以立马换挡,接替成为中国的运输大动脉,成为绕开马六甲海峡之困的贸易线和生命线,保障我们的进出口以及能源安全。
新疆的逆袭,让人服气的不仅是产量数字,更是咱中国人那股子把不行变成行的劲。以前觉得沙漠就是死地,盐碱地啥也长不了,现在拿沙漠边养出了三文鱼,盐碱地蹦出了大青蟹,新疆用行动打脸,方法对了,戈壁滩上也能开出红玫瑰。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