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兄弟缔造寒武纪,市值5000亿

这也许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幕。

刚刚过去的一周,寒武纪股价涨至超1200元,最新收盘市值突破5000亿元,成为A股历史上第二只站上5000亿元市值的千元股。

细想过去十年,哪些硬科技项目带给人民币基金超级回报?“一个是宁德时代,另一个现在是寒武纪。”

追溯寒武纪崛起,背后离不开一对江西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一前一后加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身AI芯片的研发,最终为创立寒武纪埋下伏笔。

当然,也离不开一众风投力量的支持。在寒武纪之前,国内创投圈普遍认为投资半导体周期太长,很难赚到钱。早年面对寒武纪,VC圈也有很多分歧有人选择错过,有人则愿意坚守。

江西兄弟,始于中国科学院

曾跌到谷底

这是一对从江西走出的学霸兄弟。

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并参与了“龙芯”团队,成为当中最年轻的一员。24岁时,他博士毕业,后晋升为研究员。

而比陈云霁小两岁的陈天石,几乎复制哥哥的成长路径,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中国最牛兄弟缔造寒武纪,市值5000亿

前排左二为陈云霁,寒武纪创始人、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后排左四为陈天石,寒武纪创始人、现任寒武纪董事长及总经理

2010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就提出了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这一想法无异于是天方夜谭,因为英伟达在当时也还只是一家卖游戏显卡的公司。

陈云霁回忆起这段研发岁月时曾感慨:“在一个学术界不认可、工业界不关心、难以发论文、难以申项目的冷门交叉学科方向孤独前行,就像在一片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哪里是方向、哪里是出口,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出口。”

直到2015年,这支仅20人的团队,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随后在2016年,寒武纪创始团队成员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投资管理平台中科算源,共同设立了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由陈天石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职。

2017年9月,华为发布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背后搭载的正是寒武纪1A处理器,寒武纪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但是,寒武纪和华为的甜蜜期并不算长。重压之下,陈天石果断带领寒武纪战略转型,转向“云边端”全场景布局。

里程碑在2020年7月到来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1000亿元。成立仅4年时间,寒武纪就成为一家千亿市值公司,开局堪称惊艳。

但上市后,寒武纪却迎来一段漫长低谷期。

亏损问题一直持续困扰着寒武纪。2020年至2023年,寒武纪归母净亏损分别达到6.59亿元、11.11亿元、15.79亿元、10.43亿元。针对亏损,寒武纪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受供应链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同时,公司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由此一来,寒武纪的股价也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下行。2022年4月,寒武纪迎来至暗时刻股价已跌至46.59元/股,与前期297.77元/股高点相比,跌幅高达84.35%

如此惨淡的表现,一度引发外界广泛质疑:寒武纪是不是要不行了?这支团队的国产AI芯片梦,似乎在此刻已经接近破灭。

狂飙之路

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

这一年,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问世,那是一款采用7nm工艺的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能效比能比肩国际巨头,几乎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在地缘政治背景下,寒武纪的“英伟达平替”价值开始被市场重新发现。

随之而来的,寒武纪股价突然开启狂飙之路2024年一年时间股价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拿下“2024年股王”的称号。

直至刚刚过去的A股收盘日,寒武纪股价更是飙升至1243.2元,收盘市值达5201亿元,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A股历史上第二只站上5000亿元市值的千元股。

错过这一波行情的人不在少数。“去年初的时候朋友让我买寒武纪,我还嘲笑他。现在我看着他的股票账户,连夜决定重新做人。”社交媒体上,没能上车的股民们拍断了大腿。还有人自嘲表示:“寒武纪一路涨的时候,我一路在观望,结果观望到连个车尾灯都没看到。”

那么,寒武纪靠什么实现逆天改命?

这似乎可以从财报找到答案:寒武纪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和3.55亿元,这是上市以来首次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1.1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猛增4230.22%,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

与此同时,外界环境悄然变化。一方面,DeepSeek-V3.1近日正式发布,公司官方介绍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并且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在外界看来,这是最近一波大涨的直接导火索。

可以看到,芯片国产替代的价值正在被无限放大。外媒消息显示,英伟达要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据中信证券预计,2026年国内智算芯片市场空间约3230亿元,中性假设条件下国产芯片有望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

聊起这一幕,一位北京VC管理合伙人认为,寒武纪的收入大幅提高来源于很多方面,不单纯只是因为英伟达H20销售遇冷。“不论H20卖也罢,不卖也罢,整个国内生态的未来大趋势还是会朝向供应链自主化。”

更深远的意义,或许标志着国产芯片时代来临。

众所周知,以往国内云计算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一直偏向于采购英伟达等成熟公司的AI芯片产品。行至当下,以寒武纪为代表的部分国产AI推理芯片,完全可以满足AI推理计算需求,这是以往不敢想象的一幕。

坚守的人

收获时间的馈赠

聊起寒武纪,不少错过的投资人都难掩遗憾之情。但对于那些早年押注寒武纪的VC/PE而言,此时颇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意味。

当年对寒武纪的投资,国投创业副总经理刘立群至今记忆犹新。最早是在2016年,国投创业团队判断,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国际竞争的核心地带。于是接触到了处于初创阶段的寒武纪团队,后者当时办公场所都没有,仍驻扎在实验室内。从国家战略需要角度出发,国投创业以1.5亿元领投寒武纪,并持续多轮押注。

元禾原点团队也曾向投资界回忆,当初出手时判断,面向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是必然趋势。在产业发展初期,其实元禾原点并不确定究竟哪个场景会率先引爆,唯一确定的是,无论是哪个爆发的应用场景,都需要像人的大脑一样的强大的计算力资源支撑。“这种情况下,站在产业链的顶端去押注人工智能芯片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陈天石中科大91级校友,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也出资1000万元跟投了寒武纪的天使轮融资。

这也是联想创投版图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笔。2017年的一个下午,联想创投集团总裁、创始合伙人贺志强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见到陈天石,彼时联想创投刚成立不久。“话不多,典型的技术天才气质。”交流下来贺志强还是有些拿不准,于是又邀请陈天石到联想聊了两回,想看看这理工科创始人是不是“书呆子”。

“经过几次交流,发现天石很有商业头脑。”但内部投资成员还是觉得估值贵,一度犹豫要不要把项目带到投决会。最终,联想创投经过尽调后打消了顾虑,从A轮融资开始,是仅有的参与了寒武纪四轮融资的投资机构,陪伴寒武纪一路走上IPO敲钟舞台。

此外,国科投资也于2017年6月参与寒武纪的A轮融资,一年后继续参投其B轮融资,此时寒武纪估值为25亿美元。而另一个重要投资方越秀产业基金,同样从2018年连续两轮投资寒武纪。

多年陪跑下来,投资机构也不是没有过动摇。

2022年那场风波出现,寒武纪市值一度掉到仅有200多亿元。曾有知名投资人向投资界回忆,当时他人在外出差,内部紧急召开了一个电话会,讨论是否要赶紧减持退出。所幸经过分析后,内部忍住了。直至12个月后,寒武纪市值便重新回到1000亿,投资团队才松了一口气。

这或许正是硬科技投资最大的魅力所在。硬科技投资与以往相比,就如同是种麦子半年收割,而种果树要三年才挂果,周期完全不一样。

正如一位投资人曾总结:“硬科技最开始的5-10年,回报预期低于线性增长,可谓‘十分耕耘一分回报’。唯有耐心熬过蛰伏期,等它过了拐点,才能迎来爆发式成长,资本才能享受到硬科技发展的红利。”

中国硬科技崛起长路漫漫,艰难险阻。而寒武纪证明了,在中国投资硬科技也能赚钱,能赚大钱。这一点,无疑激励了更多人投身到硬科技的历史长河。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7537.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下午3:49
下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下午3:54

相关推荐

  • 《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

    投资界7月4日消息,《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到,到2027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强度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融资得到有力保障,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便利性有效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有效降低。 发挥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市或者区单独一级财政出资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市、区两级…

    2025年7月5日
    4700
  • 香格里拉郭惠光,一位女二代接班900亿

    最新一位女CEO登场。近日,香格里拉集团在香港及新加坡两地的上市主体“香格里拉亚洲”公告,郭惠光女士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命将从8月1日开始。 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中国香港,郭惠光正是郭氏家族郭鹤年的女儿。而提起郭氏家族,恐怕无人不知国贸、香格里拉酒店和金龙鱼,这些都是郭氏家族的产业。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格里拉集团总资产约134.…

    2025年7月26日
    3400
  • 奕斯伟材料过会,今年西安最大IPO来了

    一个超级IPO即将诞生。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昨日(8月14日)晚间,西安奕斯伟材料科创板IPO获上市委审议通过。此次IPO拟募资49亿元,成为2024年以来上会审核企业中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也是西安今年最大IPO。 透过奕斯伟材料,可以看到一位隐秘大佬王东升,“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2019年,从京东方功成身退的王东升转身选择二次创业,受邀加盟北…

    2025年8月15日
    1200
  • 承葛生物完成过亿元融资,聚焦微生态医疗领域

    投资界6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微生态医疗领域企业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葛生物”)宣布成功完成战略投资交割。本轮领投方为深耕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苏州金阖三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金阖资本)。 承葛生物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构建的世界首个精准菌群移植治疗平台(Precision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Th…

    2025年6月27日
    5800
  • 环视智能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聚焦空间智能

    投资界8月4日消息,环视智能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由天润嘉诚和成都高投参与投资,帕累托森林担任独 家融资财务顾问。 天眼查显示,天津环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创始团队由天津大学校友师生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视觉感知、机器人控制、语言大模型等前沿领域,不仅拥有连续创业经验,更具备将技术快速落地的强商业化能力。自公司诞生,团队就聚焦瞄准机器人…

    2025年8月4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