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绍兴市鲁迅纪念馆的一面网红墙画成为舆论焦点。这面墙上绘有鲁迅夹着香烟的画像,吸引不少游客以“给先生点烟”为主题打卡拍照。然而,一位来自上海的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认为该画作不妥,并于8月22日通过“浙里办”平台投诉,建议将鲁迅抽烟的形象改为“右手握拳”。
越城区文广旅游局对此回应称,鲁迅故里景区由绍兴市文旅集团主管,建议投诉人直接联系该集团。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证实,该墙画是馆内着名景观,游客模仿点烟的行为确实存在,且馆方已知悉投诉并正在处理。
也有网友更直接,提到 “教员也抽烟,还有真实照片”,质疑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还联想到之前有人建议教材删除朱自清《背影》,理由是父亲翻越铁道买橘子 “违反交通规则”,觉得这种投诉是 “无知”,不尊重历史,甚至提议要查查投诉人的目的,看看是不是在 “试水” 过度干预文化和历史。
截至目前,绍兴市文旅集团尚未就此事发布正式回应。事件进一步发酵,公众关注点已从单一墙画扩展到历史教育、公共艺术与现代价值观的平衡问题。无论结果如何,这场争议已促使更多人思考:我们应如何既尊重历史,又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