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大比拼,谁是赢家?国泰海通单季净利超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营收大涨800%

作者:金子莘

“并购重组”是近年券商行业的主线之一。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的合并已落地,加之仍处于进展中的并购整合,券商业正迎来一轮洗牌。

随着上市券商相继披露2024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各家家底公之于众。从已经完成合并的两家券商来看,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明显。

今年4月,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正式以“国泰海通”简称在A股市场交易;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合并后,于2月14日更名为“国联民生”。在完成合并报表后,国泰海通一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大幅增长,国联民生则营收大涨800%,实现扭亏为盈,

目前,仍在进展中的券商并购还有“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国信+万和”、“湘财+大智慧”、“华创+太平洋”。

银率网据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以资产规模统计,国泰海通目前已跻身行业第2,国联民生跻身第18。不过,也有不少处于并购进展中的中小券商,即便在完成合并后,资产规模排名也未有大的提升。

券商并购大比拼,谁是赢家?国泰海通单季净利超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营收大涨80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国泰海通资产规模行业第二

同行业并购一般来说是取长补短。从过往经验来看,强强联合通常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增强实力,但整合过程中的融合效果及团队匹配程度也非常关键。

国泰海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最大的整合案例。自2024年9月5日宣布停牌启动重组至2025年3月14日国泰君安证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这单并购共耗时191天。

国泰海通的项目整合难度及规模体量都是空前的。从分支机构来看,截至2024年9月末,国泰君安及海通证券境内证券分公司合计数量(整合前数据加总)为78家,证券营业部数量为642家,期货分公司36家,还在境外多地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带来了资产规模的直线拉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泰海通总资产规模达1.69万亿元,较合并前的2024年末增长61.58%,总资产规模距离行业头部中信证券的1.79万亿元一步之遥。

国泰海通的业务协同效应也初步显现。今年一季度,其营业收入为117.73亿元,同比增加47.48%;净利润为122.42亿元,同比增加391.78%,超过“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对于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国泰海通归结于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带来的营业外收入增加。

尽管财务端已经并表,但国泰海通系业务整合仍在继续。在今年4月召开的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国泰海通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表示,公司将按照证监会批复,在1年内制定并上报子公司整合的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这也意味着,国泰海通系的大变动仍将持续。

目前,针对国泰海通合并后旗下子公司牌照及归属问题也多有讨论,海富通基金与华安基金是否合并尚未有官方消息。与此同时,国泰海通系人事变动也很频繁。

4月24日与25日,海通资管连续两日发布公告,原董事长路颖因工作变动而离任,由陶耿接任董事长职务,新任叶明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从背景来看,两位新任高管均来自国泰君安资管体系,这也被业内认为是旗下子公司将整合的前兆。

国联民生一季度营收大涨800%

与国泰海通合并重组后实现实力提升相似,在并表民生证券之后,国联民生扭亏为盈,重回增长。

国联民生4月29日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其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62亿元,同比增长800.98%;归母净利润为3.76亿元,上年同期则净亏损2.19亿元,本季度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其总资产规模也大幅增长,从2024年末的972.08亿元增长至一季度末的1745.18亿元,增幅高达79.53%。

可以对比的是,在完成资产重组前,国联证券正遭遇业绩“阵痛”。2024年,国联证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为26.83亿元,同比下降9.21%;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降40.80%。

从不同板块业务收入来看,2024年国联证券主要是投行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下滑。其中,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67.78%,在所有业务中下滑幅度最大;投行业务实现收入3.40亿元,同比下降34.18%;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下滑23.14%。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分别实现收入9.82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31.21%和51.36%。

一名业内投行从业人士向银率网透露,“自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整合落地后,民生证券原投行业务团队多数流失,受到投行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作为传统优势项目的股权业务也受波及严重,这也势必拖累业绩表现。整合以后,国联民生在长三角地区深耕或许能开辟新的道路,短期波动也是非常正常的,业务融合的时间会比财务并表长很多。”

国联民生整合之后,在券商行业的排名也得以提升,以截至一季度末的总资产为口径,其已经来到第18名,超过浙商证券,但不及东吴证券。

1+1能否大于2?

作为券商行业的长期主题,并购重组将是未来行业的趋势之一,目前仍有多家券商并购处于进展中。

银率网使用2024年年报数据进行简单拟合,由于部分并购券商尚属非上市或三板上市,无法获取一季度数据,以目前已经明确公布相关进展,但并未正式落地的五组并购券商资产规模简单拟合,并以业内排位的上升名次来进行比较。这五组分别是“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国信+万和”、“湘财+大智慧”、“华创+太平洋”。

券商并购大比拼,谁是赢家?国泰海通单季净利超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营收大涨800%

其中,湘财股份2024年末总资产为385.60亿元,位列第46位;而大智慧2024年末,总资产为19.40亿元,简单拟合整合落地后总资产规模将达405亿元,仍位于46位,一名未升(上述排名均为总资产类比,下同)。

华创云信2024年末总资产为585.09亿元,位列第38位,而太平洋2024年末总资产为184.21亿元,简单拟合整合落地后总资产规模将达770亿元,2024年拟合排名为34名,超过中银证券,不及山西证券。

券商并购大比拼,谁是赢家?国泰海通单季净利超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营收大涨800%

浙商证券2024年末总资产为1540.86亿元,位列第20位,而国都证券公布的总资产为362.70亿元,位列第47位,简单拟合整合落地后总资产规模将达1900亿元,在2024年同行业比较中将上升至17位,不及中泰证券,超过东吴证券。

西部证券2024年末总资产为959.64亿元,位列第30位,而国融证券公布的总资产为188.85亿元,位列第49位,简单拟合整合落地后总资产规模将达1150亿元,在2024年同行业比较中将上升至24位,不及国金证券,超过信达证券。

国信证券是并购进展券商中较为突出的存在,作为头部券商,这次整合选择资产规模很小的万和证券。国信证券2024年末总资产为5015.06亿元,位列第10位,而万和证券公布的202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指出,2024 年公司总资产行业排名87名,但并未公布具体规模数据。

这单涉及头部券商的资产收购,略有争议,主要是由于其以发行股份方式完成交易不涉及现金支付,且并未设置业绩补偿机制,甚至交易定价“破净”,即发行股份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

2025年4月6日,国信证券宣布以51.92亿元的对价收购万和证券96.08%的股份。从股东背景来看,两家券商实控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而万和证券注册于海南。

但据一名并购从业人士透露,万和证券的核心价值在于海南自贸港的跨境业务试点资质,该人士向银率网表示,“这或许是国信证券出手收购万和的原因。”

上述并购人士还指出,“尽管资产规模仅仅是并购的一个考虑因子,业务及区域的协同性同样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公司业务及资产进行整合的时候,团队融合程度也是重要的一环,是否能够发挥最大协同性,过往也有不少资质不错的企业整合后,效果不佳。但券商行业整体的业务标准化高,相对来说,整合效果会相对好于其他行业。”

目前,上述交易未落地前均存在不确定性,业绩表现及资产规模都仅为参考指标,并购是否有成效,是否能做到1+1大于2,仍有待观察。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5041.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3:57
下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3:58

相关推荐

  • 突破美国封锁!李家超称香港将为内地企业提供这些服务

    4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在浙江宁波举行的投资香港大会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时表示,最近美国滥施霸凌关税,单边主义抬头,为环球经济带来破坏和衰退风险。 李家超认为,中国庞大市场为环球投资者带来肯定性,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势不可挡,经贸新秩序正重新形成。国际资本及大型金融机构会更重视香港,通过香港的开放平台开拓内地市场,避开美国风险。香港将部署为…

    2025年4月25日
    1800
  • 年轻人排队2小时抢“娃”,来自贵州的奶茶店疯狂爆单,广州首店经济火了

    作者:周嘉宝 图片来源:Pexels 一杯贵州奶茶在广州火了。 今年1月,贵州“网红奶茶”去茶山的广州首店在天环广场开启试营业,热度堪称现象级。据媒体报道,试营业期间,该门店实时订单量一度逼近2000单。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下单记录,高峰期甚至出现排队1500杯的情况。据官网小程序预估,等待时长超过7小时。 有消费者告诉银率网,即使是到了4月份,高峰时期…

    2025年4月29日
    600
  • 干货,产品经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做错了,做再多也是无用功

    2017年4月17日
    2102
  • 铁打的高毛利,流水的“医美茅”:胶原蛋白捧出山西女首富,玻尿酸富豪们身家大跌

    作者:文若楠 重组胶原蛋白的造富神话仍在继续。 4月30日,锦波生物(832982.BJ)盘中一度攀至442.00元/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据银率网观察,从年初至今,锦波生物股价最大涨幅已超过100%,而其在2023年上市时的发行价为49元/股。 随着股价逐日攀升,创始人的身家亦水涨船高。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锦波生物创始人杨霞以约115亿元身家排名…

    2025年5月2日
    100
  • 美国4月制造业数据进一步下滑,但好于预期

    美国4月制造业进一步萎缩,进口商品关税令供应链承压,导致投入成本攀升。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周四表示,其制造业PMI从3月份的49.0降至5个月低点48.7,经济学家此前预测,PMI将降至48。PMI连续第二个月下降,结束了制造业的短暂复苏。 此前,人们希望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环境,以及美联储降息,推动了制造业的复苏。ISM调查的前瞻性新订单分项指数在3月跌至45…

    2025年5月2日
    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