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缺乏生产所需的优质铝土矿,因此依赖从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进口铝矿石,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山西省一家工厂正在采用法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这将使其利用中国此前无法利用的低品位铝矿石生产铝。
拜耳法由奥地利化学家拜耳于1888年发明,广泛用于将铝土矿精炼成冶炼级氧化铝(氧化铝是铝的前体)。
但对于中国主要的高硅铝土矿而言,拜耳法并非一种高效且经济的精炼方法。二氧化硅是一种杂质,会导致氧化铝和苛性钠(拜耳法中用于溶解铝土矿的溶液)的大量损失。
经过十年的研究,来自绿色科技公司 IB2 的法国化学家奥塞洛终于找到了将低品位铝土矿转化为优质材料的方法。该工艺可以中和硅和硫,这意味着高硅铝土矿可以用拜耳法提炼。
2023 年,IB2 与中国柳林森泽煤铝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 22 年的协议,将技术转换为该技术。根据协议,IB2 的欧洲工程师将监测山西工厂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 60 个参数,包括试剂剂量、温度梯度和 pH 值控制,并每三到六个月进行一次重新校准,以适应变化。
IB2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吉巴尔表示,这项技术将帮助中国实现减少对进口高品位铝土矿依赖的目标,利用国内低品位铝土矿储备,并以更环保的方式生产铝。
他说:“这直接推动了中国自主掌控投入、控制合规性以及不受外部否决点影响的规模化运营战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中国对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进口依赖将从主导地位转变为少数地位。这些供应商不会消失,但它们的议价能力、价格杠杆和战略中心地位将会减弱”。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铝矿石进口总额达106亿美元。几内亚是最大的供应国,进口额达76.5亿美元,其次是澳大利亚,进口额达23.1亿美元,土耳其进口额达1.87亿美元。其出口额仅为590万美元。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储量。根据行业组织澳大利亚铝业协会2021年的一份报告,澳大利亚铝业是澳大利亚主要城市以外地区的主要就业岗位,创造了1.7万个就业岗位。
报告称,虽然氧化铝和铝矿石(铝土矿)是澳大利亚第四大矿产出口产品,但铝制品是其收入最高的制造业出口产品。
这种轻质工业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增长相对较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运输和消费品包装领域,例如窗户、飞机和饮料罐。
柳林森泽煤铝公司目前每年生产130万吨氧化铝。该项目价值30亿元人民币(4.125亿美元)。
吉巴尔表示,截至4月底,第一套全规模装置已完成85%,并将于7月开始工业化运营,预计2026年初全面投产。
第一套装置设计年处理60万吨低品位铝土矿。二期工程将年处理能力提升至300万吨,即将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据吉巴尔介绍,该系统每生产一吨氧化铝,矿石消耗量可降低高达30%。这意味着精炼厂可以用更少的铝土矿、更低的试剂用量以及大幅降低的环境成本来获得相同的产量。
今年3月。中国发布了铝工业两年规划。该规划指出,到2027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将得到显着提升”。规划还指出,中国将力争将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加3%至5%,再生铝产量增加1500万吨以上。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