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评论员 邱延波

算法给你贴标签,杀熟给你挖大坑。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叫个外卖,老用户比新用户贵几块;订酒店,会员价竟然比路人价还高?这不是玄学,是算法在背后给你“精准”下套。

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2024年1月,就有乘客爆料,其预订的2月7日的航班CZ6489,三个不同手机、不同账号搜索该航班显示出不同价格:400元、481元和1330元,差价高达930块。

还有人吐槽某打车软件,5公里路程,新用户8块,老用户12块,忠实用户愣是被当“韭菜”割。更有甚者,某外卖平台对老用户悄悄涨价,新用户却有20元优惠券,逼得老用户要么删APP重注册,要么乖乖挨宰。

杀熟,杀的不是生疏,是用户的信任和平台的良心。杀熟现象,不仅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曾专门发起清朗行动,整治杀熟。

今年“618”年中大促到来前,市场监管总局也向各类电商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要求平台规范促销经营行为,杜绝“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

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1.杀熟为啥屡禁不止?

杀熟这事儿,早就不是新闻。2018年就成了年度流行语,媒体曝光、网友吐槽铺天盖地。

2021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算法搞价格歧视;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给用户数据加了保护锁。

但为啥杀熟还是屡禁不止?核心是俩字:利益。互联网平台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规模越大,定价权越强。算法一算,老用户忠诚度高,换平台的成本高,那就多赚点呗。业内人士爆料,有些平台甚至有专门的“杀熟模型”,通过A/B测试悄悄试探用户底线,涨价到你刚好能忍的程度。网友调侃:“算法比我妈还了解我,连我能接受的宰刀深度都算得清清楚楚。”

还有个大问题:算法“黑箱”。2020年,某电商平台被曝用算法给不同用户推送不同价格,官方回应是“系统Bug”,但网友不买账:Bug咋总坑老用户?技术黑箱让杀熟查无实据,监管也头疼。这就让平台有恃无恐,钻空子花样百出:表面价格统一,暗地里优惠券差别对待;或者用“动态定价”当幌子,掩盖杀熟本质。

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2.杀熟不只是技术问题

杀熟表面看是算法问题,深挖却是权力和人性问题。

算法本身没原罪,关键看谁用、咋用。算法能让推荐更精准,购物更方便,但资本驱动下,算法就成了“逐利机器”。

更典型的是外卖行业,算法不光杀熟消费者,还杀熟骑手。临沂大学老师邢斌写过一篇文章,揭露外卖派单系统用算法“拿捏”骑手,逼他们在时间和安全间博弈,累死累活也只能“及格”。网友评论:算法是资本的镰刀,割完消费者割骑手,谁都跑不了。

再往深里说,杀熟是平台权力的滥用。平台掌握了算法控制权,就能随心所欲“割韭菜”。平台像“数据地主”,用户是“佃农”,数据被收割,价格被操控,用户却毫无还手之力。

这背后,是人性的贪婪。平台算准了用户懒得较真,算准了监管一时跟不上,才敢肆无忌惮。

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3.治杀熟得靠长效机制

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自 2024 年 11 月 24 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重点整治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

但是,光靠三个月“清朗”行动,只是短期治理。得从根儿上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

从根本上说,法律要跟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有了框架,但细则不够。杀熟边界咋定?罚款咋算?得出台专门规章,让违规成本高到平台肉疼。

不光法律跟上,监管也得升级。光靠人工查太低效,得用大数据反制大数据,开发自动侦测杀熟的工具,进行技术监管。

根治大数据杀熟: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丨中听

不光他律,平台还得自律。平台应公开算法规则,设置“一键破茧”功能,让用户能主动跳出杀熟陷阱。

还有个长远问题:算法得“向上向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治理,关键是平衡效率与公平。平台得从“割韭菜”思维转向“用户为本”,不然迟早被用户抛弃。

大数据杀熟,折射的不只是技术问题,还有社会信任危机。每次杀熟曝光,都是对平台公信力的又一次透支。长此以往,用户不信任平台,平台不信任监管,整个数字经济生态就成了“零和博弈”。

要整治大数据杀熟,得靠长效机制。法律得硬,监管得准,平台得诚。算法得为人民服务,不能成资本的“杀熟利器”。

算法无罪,人心有责。让技术向善,别让杀熟成瘾。大数据时代,愿你我都不是“被杀熟的鱼”,而是“游出算法陷阱的鲲”。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0688.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 吴艳妮再次道歉:我深刻反省

    北京时间5月29日晚,在韩国龟尾举办的第26届田径亚锦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吴艳妮跑出13秒06获得铜牌。印度选手、卫冕冠军亚拉吉以12秒96的成绩夺得冠军,日本名将田中佑美获得亚军,另一名中国选手刘景扬位列第五。 赛后采访吴艳妮哽咽向大家道歉:“很感谢你们来现场为我加油,没为中国队拿到这个冠军,很对不起大家。我的伤还没养好,不想为自己过多地解释,…

    2025年5月30日
    8000
  • 关税大棒重挫美元霸权,美媒自嘲:这份“礼物”中国笑纳了

    当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时,《华尔街日报》却犀利指出:这场自诩为“重振制造业”的战役,正在将美国的国际领导力与美元霸权一同送入ICU,而中国却意外成为最大受益者。这场看似针对中国的关税战,为何演变成“资敌”闹剧? 特朗普关税战的核心目标——减少贸易逆差、重塑制造业——实则是美国经济结构性困境的错位药方。根据IMF数据,美国制造业就业占…

    2025年4月29日
    10000
  • 蛰伏四年后,华为重登国内手机市场榜首

    最近,手机圈出了个大新闻。IDC 中国发布的 2025 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出货量 6896 万部,同比下降 4.0%。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为二季度市场份额达 18.1%,自 2020 年第四季度之后,时隔四年,又一次坐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 。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产能慢慢跟上来了,…

    2025年7月23日
    1900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

    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截至7月20日,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中央巡视组将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重庆、贵州、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常规巡视,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西安等10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 本轮巡…

    2025年7月21日
    2400
  • 鸿蒙 PC 破局而来:万元定价能否撑起国产系统的野心?

    上周,华为发布的鸿蒙PC系统,炸开了科技圈的舆论场。对于计划于5月19日正式发布的“鸿蒙电脑”,经销商放风“可能溢价但比手机克制”,网友高喊“五千闭眼入”,而爆料称首批机型售价破万——这场定价博弈的背后,是华为在技术突围与市场现实的钢丝上,跳起的一场危险舞蹈。 这种割裂感在定价策略上被无限放大。华为MateBook X Pro系列本就以万元价位站稳高端,而鸿…

    2025年5月12日
    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