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00后女子黄某,在上海生活了两个多月,衣食住行几乎没花自己一分钱。听上去像生存挑战的励志故事?不,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薅羊毛”闹剧的终结。今年4月,上海普陀警方的一纸刑事强制措施文书,给她的“零元购”生活画上了句号。
出行更“讲究”。两个月没坐过公共交通,全程打车。打车软件有规矩:不结清上一单,无法叫下一单。这难不倒黄某。她的手机里装满了各种打车软件,拥有两个手机号轮番上阵。每次行程结束,投诉司机成了固定流程。各种理由信手拈来,目的只有一个:拖着不付钱。她的短信收件箱里,塞满了打车平台的催款信息。
当基本生存需求被“满足”后,黄某的欲望开始膨胀。她走进了美容店,做完美睫项目后,立刻声称眼睛不适,要求免单。店家提出调整效果或免费卸除睫毛(但需支付原服务费299元)的方案,她一概拒绝,目的明确:白做!最终,无奈的店家只能放弃收费并卸掉睫毛。
那么,是什么让一个00后女子走上这条路?据黄某自己向警方交代,一切的源头竟是一次“成功”的经历。最初,她住宾馆时真的遇到了虫子,宾馆不仅免了她的房费,还赠送了消费卡。这次“意外之财”让她尝到了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恶意索赔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被警方抓获。
面对警察的讯问,女子崩溃大哭但毫无悔意,甚至怒怼民警:谁没犯过错呀,为什么非要这样揪着我不放?目前,黄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指出,她的一系列行为已非简单的消费纠纷或占小便宜,而是有计划、有手段地恶意利用平台规则和商家息事宁人的心理进行讹诈,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管理。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