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时捷中国因一场“高尔夫球车包”的促销活动栽了跟头。这家以高端豪车闻名的企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原因竟是在天猫旗舰店虚构原价,制造虚假折扣。看似金额不大的罚款,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豪华品牌在营销诚信上的漏洞。
表面看,这只是一次促销失误,实则暴露了行业的潜规则。近年来,电商平台常见的“先涨后降”“虚构原价”套路,竟被保时捷这样的高端品牌效仿。分析认为,豪华车企在周边产品(如车包、配件)上常采用高溢价策略,利用品牌光环让消费者默认高价合理性。但保时捷这次翻车,恰恰是低估了监管力度和消费者的辨别力。
尽管保时捷积极配合调查、退货退款,但5万元的罚款仍引发热议。有网友算账:“这罚款还买不起保时捷一个轮胎!”不过,法律界人士指出,处罚依据是《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由于无法认定实际违法所得,5万元已是顶格处理。更重要的是,此事对保时捷的品牌形象冲击远大于罚款——此前银川保时捷中心曾因“12.4万元帕纳梅拉”乌龙订单被群嘲,如今再添“价格欺诈”标签,消费者难免质疑:豪华品牌的“高端服务”是否只剩营销话术?
这场风波也折射出一个趋势:中国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拜品牌,而是更看重实实在在的权益。有网友总结:“买保时捷的人或许不差钱,但谁也不想当冤大头。”或许,这才是5万元罚款背后的真正警示——在价格透明化的今天,真正的“豪华”不该是套路,而是对规则的敬畏与对消费者的尊重。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