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人在多大年纪适合开始回望、整理自己的人生?对于佛山95后女孩小云来说,这个来自生活的答卷可以提前几十年准备。
22岁时,小云入坑极简生活,她爱上“少物的清爽”,享受对生活的掌控感;24岁时,她启动“生前整理”,这一理念打动她的地方在于“不只是为了现在活得轻松,更是为了以后走得利索,不给家里人添麻烦”;26岁时,小云一生体面的爷爷骤然离世,留给家人的告别时间只有短短一天,翻箱倒柜寻找重要物品有如大海捞针,更使得她坚定要系统性地进行“生前整理”的决心,随后一年,她又在《此生未完成》《人生除此无大事》《我是遗物整理师》《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等书籍及影视作品中找到更多共鸣。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于娟 着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8-1
到今年,小云30岁了。她感悟道,“生前整理”不是等待人生的终点,而是为了更轻盈、自在地活在当下。

人生不过三件事:“就活”“婚活”“终活”
“生前整理”的概念兴于日本,最早叫作“终活”,意思是“为人生终点而进行的准备活动” ,2012年曾入选日本年度流行语大赏。有报道称,四分之一的日本年轻人,已经开始“生前整理”。
日本流行以“活”造词,细数下来,一个人的人生不过三件事:“就活”(求职就业)、“婚活”(相亲结婚)、“终活”(人生终点的活动)。
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终活整理”“生前整理”是指在一个人精力尚可之时,力所能及地处理好身后事,这其中包括整理个人房产、金融资产、医疗保险、个人日记、私人影音资料、电脑与手机数据等,以及提前写好遗嘱,妥善处置、陆续减少个人衣物、书籍和家居物品,以确保意外发生时,资产能顺利传承,同时维护辞世后的隐私和尊严,减轻家人负担。有网友评价,“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图/《想一个人死去》)
旅日作家李长声年过七十开始做“终活”,在他看来,今天谈“终活”,其实谈的是生死观,“网上笑谈:人死了钱没花完,人没死钱花完了,也许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把握哪天死。”所谓“终活”,无非是自主断舍离。他说,日本因为“终活”成风,招来各行各业割韭菜。有卖墓地的,有卖理财的,还有卖“终活”日记本的,封面上印着“2025—2034”,倘若用完了不死,还得再买一本。
2022年,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收到过一份礼物——相交多年的日企董事木村先生送的一枚奖章,“这是我一生得到的最高荣誉,现在送给你。”妻子过世后,78岁的木村决定开始做“终活”。在整理人生之物时,木村决定把自己因为在中国长驻8年获得的员工荣誉勋章送给最合适的人,留作纪念。
木村说:“人生开始进入减法,不能等到自己意识模糊,或卧病在床时再考虑整理自己的人生。”于是,他把收藏的数千本书都交给了旧书商,把衣服大多送进了垃圾箱,把多余的家具和家电叫垃圾处理公司拉走,家里只剩下一台冰箱、一套沙发、一个衣柜、一张床、一张办公桌,像住酒店一样,“干干净净,无牵无挂”。木村说,“人老了,不能麻烦子女,他们也都有生活的负担,所以,我必须自己管好自己。”
“人终有一死,没办法,但我舍不得。若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实在很豁达,很利落。”年近七旬的日本女作家伊藤比吕美在着作《身后无遗物》中如此感慨。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日] 伊藤比吕美 着,蕾克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24-6

越早开始整理,越早活得清醒
95后小云做“生前整理”的核心,是让一切重要事物清晰可循,为此,她做了五件事。
第一是清东西。定期处理闲置物品和电子文件(比如手机相册、电脑文档),能不买的东西尽量不买。最实用的方法是给物品贴标签——比如老照片盒上贴“扫描后丢弃”,同学录写“拍照存档”,旧衣服标“捐小区回收箱”。“原则很简单,能存手机绝不占柜子。”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爷爷生前赠予的纪念手表。(图/受访者供图)

第二是理钱财。把八百年不用的银行卡注销掉,所有密码都统一加密保管(只告诉信任的家人怎么获取)。房产证、保单这些重要文件,统一存放在家人知道的位置(比如“放在书柜第三格的蓝色文件夹”),里面再夹一张手写清单写清楚都有什么。家人急用时,三分钟就能找到。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人生应急包。(图/受访者供图)

第三是筛关系。定期清理微信好友和社交账号,那种几年没说话的“僵尸好友”直接删除,在小云看来,这不是冷漠,而是“想把时间留给半夜能打电话的朋友” 。
第四是写愿望。把想做的事列成愿意清单(比如学潜水、带爸妈旅行),更关键的是清空收藏夹——把小红书收藏的旅游攻略变成机票,把收藏的菜谱变成周末厨房实验。用“已完成”替代“收藏吃灰”,“这比列计划痛快多了。对了,记得要定期检查更新,把已完成项划掉!”
第五是留句话。小云简单写了份遗嘱初稿,大致记录了医疗救治倾向与身后事安排,像是万一重病时要不要插管、身后想怎么办……并把它和重要文件放一起。“虽然这个话题蛮沉重,但经历过爷爷的事后就明白了——清晰的意愿,是留给家人最后的体贴。”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图/《我是遗物整理师》)

在小云看来,两代人的生死观存在巨大差异。长辈们总觉得谈“死”不吉利,或者觉得“还早呢,想这么多干吗”。他们收拾东西更多是因为日常习惯,很少为“身后”做准备,重要东西放哪儿,可能只有自己清楚。
而年轻一代虽然也害怕死亡,却更能轻松地探讨生死话题,“我们并不觉得提前打算是晦气,相反,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信息爆炸,提前理清楚并没坏处。”
许多人在经历过一场大病、一次大的人生转折或者亲人突然离世带来的混乱后,往往会更容易接受和实践“生前整理”的理念。“越早开始整理,越能避免未来的忙乱,也能让当下活得更清醒、更少遗憾。这也是对生命的自我管理吧!”小云说。

留下爱与被爱的记忆
人们通过整理人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从而更好地活在当下。
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心态非常洒脱,“人生短短三万日,生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是几日”。
有许多囤积癖拒绝收纳和整理,他们享受的就是被所爱之物周身环绕的生活,以及它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情感回忆。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图/《我的事说来话长》)

韩国遗物整理师金玺别在14年里亲历过1000个死亡现场。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最后真正留下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爱与被爱的记忆。他在《我是遗物整理师》一书中提出“圆满人生的七大守则”:
1.养成日常整理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2.难以开口的话,请用文字写下来。
3.重要的物品保管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4.不要对家人隐瞒病情。公开病情有助于获得支持并减少遗憾,也可避免亲属陷入自责。
5.物尽其用是对生活的尊重,不要过度消费,也不要将珍贵之物束之高阁,等待”特殊场合”。
6.请为自己而活,不要只为别人。过度为他人牺牲易导致自我迷失。
7.活着时要多珍惜身边人,多和所爱之人创造更多美好回忆。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图/《我是遗物整理师》)

生前整理,其实是极简主义生活潮流的一个细小分支。它绝不是简单的断舍离,或者是扔东西,而是通过整理让生活保持秩序与流动。有网友说,“以前断舍离是看东西拿在手里是否心动,现在断舍离是拿在手里想一想要不要带进坟墓。”
小云2017年起开始践行“少即是多”的极简生活,她用4双鞋搞定四季——万能拖鞋、百搭德训鞋、舒适运动鞋、潮流马丁靴;用一个登机箱搞定一周旅行——洗漱彩护小瓶分装,衣物选百搭基础款,随身小包减负出行;用一个“人生应急包”应对意外——内含身份证件、重要保单、医疗遗嘱等关键文件,用多色标签分别标示(如红色是重要证件,蓝色是医疗相关),并同步告知家人,急用时可“拎袋就走”。
“生前整理最大的价值,从不是面对死亡,而是珍惜当下。”当物品各得其所、密码妥善交代、重要文件有迹可循,小云的内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踏实,“它让我更敢投入地去生活,更珍惜眼前的关系和体验。”
她说她最喜欢的是泰戈尔的一句诗:“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刚满三十的95后,已经开始“生前整理”了

(图/《春天的故事》)

(应受访者要求,小云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日本社会的新流行:终活》徐静波,澎湃新闻

2.《年过七十,开始做“终活”》李长声,一览扶桑

作者|何驰编辑 |陆一鸣运营 | 七七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6223.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午5:10
下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 被小学生作业累麻了,家长也想减负

    给家长减负,上海第一个?不久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优化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育人水平的通知》正式发布,其中明确要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消息一出,许多家长拍手叫好,也有部分家长觉得“并不在乎”,更有人产生了深刻的担忧,“全靠老师管吗?他们真的管的过来吗?”家校之间的压力传递,似乎已经存在了太久,《通知》的…

    2025年7月17日
    3700
  • 这个夏天厦门最火爆的目的地,不是鼓浪屿

    “去拍飞机吗?不在广州,在厦门。” 一个半月前,我认识的一位飞友同好发来一组信息,其中夹带着一张飞机和传统闽南古厝同框的照片——飞机机翼和古厝屋脊上的鎏金神兽似擦肩而过,让人眼前一亮——这种独特的风景照,可太神奇了吧! 飞机和闽南古厝打个照面,这是厦门才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奇观。(图/良豪 摄) 真正神奇的地方则在照片之外。社交媒体上,“到厦门拍飞机”话题…

    2025年8月6日
    1600
  • 最高性价比的研学游,在这些书里|刀锋6月榜

    文学类 《阿拉伯之沙》[英]威尔弗雷德·塞西杰 着,陈晞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5-6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那一片世界上最大的砂质沙漠,被阿拉伯人称为“鲁卜哈利”(Rub al Khali),即“空白之地”。1945年至1950年,石油时代到来之前,英国探险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在贝都因人(在书中他称为“贝都人”)的陪伴下,两度穿越“空白之…

    2025年7月19日
    3700
  • 广东最好逛的超市,还好没闭店

    广东人为了维护童年,拼了。 今年五月,永旺超市广州天河城店传出撤店消息。消息称,这家永旺中国内地首店,将腾挪给永辉超市调改店。 传言一出,平常在网络上“佛系”的广州市民,罕见地出现了愤怒的反对声音。对于很多广州人而言,进驻羊城近30年的永旺不仅是他们心里至今为止“最好逛的超市卖场”,更是难得的童年回忆。 事情很快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6月底,永旺天河城店发布…

    2025年7月26日
    3400
  • 最热夏天,高价雪糕却卖不动了

    当高温彻底席卷北半球,谁还记得那些曾经硬控年轻人的网红“雪糕刺客”? 曾经的天价雪糕们,有的早就一夜消失,有的已是奄奄一息。而最近在互联网上,“哈根达斯卖不动了”的热议话题再次提醒我们,真正的“刺客大佬”原来还有分量不小的存在感,哪怕它早就成为过气玩家。 多家媒体今年6月报道称,持有哈根达斯品牌的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正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的门店业务,估值或达…

    2025年7月17日
    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