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美国突然宣布新型核弹B61-13提前一年完成制造,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21倍,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震动。按美方说法,B61-13专为摧毁深埋地下的军事指挥中心设计,能穿透数百米岩层,爆炸当量高达360千吨,一旦投下足以让整座城市瞬间化为焦土。耐人寻味的是,五角大楼一边宣称“不增加核弹总数”,一边却直言开发目的是“威慑主要核竞争对手”——中俄。
面对美国的核威慑升级,中国并非无牌可打。尽管西方长期炒作中国核弹头“仅有260枚”,但俄方情报显示,中国实际拥有更多的核弹头,且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日趋完善。更关键的是,中国核力量布局强调“生存能力”——东风-41洲际导弹可机动发射,巨浪-2潜射导弹藏身深海,加上近年密集建设的地下发射井,即便遭遇首轮核打击,仍能保留足够反击力量。
另外,中国在氢弹技术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今年 4 月,有消息称中国成功试验无核氢弹,这一成果引发全球关注。这种无核氢弹核心使用化合物氢化镁,虽然没有核材料,但威力不容小觑,引爆 2 秒内就能产生超 1000 摄氏度的火球,且持续时间长远超同类 TNT 爆炸。这一技术不仅展现了中国研发上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在军事等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有网友调侃:“重新在广岛投放,再测量一下范围,受损面积是之前的21倍,才能说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1倍,科学要严谨一点好吧。”“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当量为330万吨TNT,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万吨TNT)的300多倍。 现在最新氢弹如何?我不说。”
有专家指出,美国提前量产这款核弹,一方面是想升级换代其核武库,之前的 B61-12 核弹是上世纪 60 到 70 年代的产品,技术状态和打击威力可能相对落后,B61-13 服役后能提升美国核武器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增大威力也是重要目的,B61-13 的 36 万吨 TNT 当量相比 B61-12 有了显着提高,而且针对地下目标进行了专门设计,弹头更坚硬,穿透能力更强,对地下指挥所和设施等的毁伤水平大幅增加。
其实,在核威慑的游戏里,没有玩家能真正获胜,但当一方试图打破平衡时,另一方的回应或许不再是恐惧,而是更坚定的“以盾砺剑”。中国一直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希望国际社会能共同努力,推动核裁军进程,而不是陷入核军备竞赛的危险漩涡。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