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山南啊,这个地方不太像在青藏高原上,你应该去看看。”在青海搭车时,司机如此对我形容道。

这是为何?是因为山南不常被进藏旅游的人们纳入行程内,还是因为它的名字更像是一个方位描述词?

无论如何,这座车牌为藏C的城市,无疑是27座C牌城市里最为特别的一个。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少了工厂机械的轰鸣,流水、虫鸣声声入耳。没有高耸的楼屋公寓,雪山、湖泊、牛羊皆是“居民”。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羊卓雍措。(图/视觉中国)

一到暑假,八廓街的游客和本地居民摩肩接踵,而在与拉萨一江相连的山南静卧于雅砻河谷之中,散发着神秘幽邃的气息。

“地方莫早于雅砻,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这句当地流传的民谣道出了其中玄机:在西藏,A不是起点,C才是。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图/视觉中国)

山水萦绕的丰饶秘境

许多人去山南多半为了一个理由——羊卓雍措——距离拉萨约3小时车程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本该汇入雅鲁藏布江的羊卓雍措意外成了高原堰塞湖,也是喜玛拉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

正如藏人称它为“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从高空向下俯瞰,羊卓雍措的湖岸线并不规整,但也正是这种蜿蜒曲折的形态为它增添了神秘之感。特别是阳光明媚时,如宝石般湛蓝、透亮的湖面在雪山和蓝天的照映下,美丽又圣洁。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湛蓝的湖面与不规则的湖岸线。(图/视觉中国)

然而,被羊卓雍措吸引去山南的人,很难不在此地一“措”再“措”,与羊卓雍措相距不远的普莫雍措则是欣赏蓝冰的绝佳去处。所谓蓝冰,是指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被致密坚厚的冰层散射,呈现出如蓝水晶般剔透的色泽。

未受到任何污染的普莫雍措,就如同它的藏语名“少女的眼泪之湖”一般,镶嵌于雪山之中。结冰时,这里是让摄影师趋之若鹜的“蓝冰圣湖”,低头可以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下的一抹幽蓝,抬头则是库拉岗日雪山的日照金山。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2025年1月4日,普莫雍措的“蓝冰”景观。 图为冰、水、碎冰的混合状态。(图/视觉中国)

除了羊卓雍措、普莫雍措,山南还有“吉祥天姆湖”拉姆拉措、白马措、哲古措、空母措等一众曼妙的湖泊,以及总是静默矗立于天际线上的雪山。也许此时你仍旧好奇,这些典型的青藏高原景观里,究竟藏着什么让山南与众不同的秘密?当我们将视线从雪山下移,也就找到了答案。

山南位于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奔流而过,形成宽阔平坦的河谷地带,雅砻河的大小支流亦在此汇聚。

与大家印象中高原凛冽又荒芜的气质不同,雪山下,40余条河流纵横交错,河谷间草场、耕田密布,饱满的青稞迎风而立,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啃食着青草。山南稠密的河网和河谷温和的气候,滋养出万物共居的丰茂土地。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山南市日当镇乡村农田。(图/视觉中国)

山南的南边地区,隐藏着青藏高原上的“桃花源”——勒布沟。勒布,藏语意为“好地方”,恰如其名,这里的海拔从4000多米陡降至2000多米,人们仿佛从高寒的世界屋脊瞬移至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在勒布沟的丛林中,既能感受到鸟语花香,又能眺望到绵延的雪山。瀑布悬挂在一片苍翠之间,盛放的杜鹃点缀于芭蕉、杉树等热带、亚热带植被中,这里不仅拥有距离拉萨最近的亚热带森林,还是门巴族的聚居之地。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勒布沟。(图/视觉中国)

山南也是仓央嘉措的故乡,本籍门巴族的他诞生于门隅,曾在错那宗城(今山南地区错那县境内)学习生活了十余年。可以说,这里既呵护了仓央嘉措最惬意的少年时光,也为他笔下的诗作注入了灵韵。

不同于拉萨的市井热闹,也没有林芝桃花盛放的旖旎,甚至许多旅游介绍中常将勒布沟比作“小墨脱”。但真正拨开崇山峻岭间的迷雾,才会发现山南美得如此层次分明。

山南,藏着多少西藏“第一”

自然的偏心,在山南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放缓了前进的脚步,和发源于雅拉香波山的雅砻河一起温养出平坦、肥沃的河谷。山南在历史上,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雅砻”。

雅砻河谷诞生了青藏高原上的诸多“第一”: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寺庙(桑耶寺)、佛堂(昌珠寺),甚至是第一片农田(索当)等。因此,山南也是公认的藏源。游客来到这里除了能欣赏到绝美的藏地风光,还被狠狠地补了一补文化课。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普莫雍措附近的藏族村落。(图/视觉中国)

这座与不丹、印度接壤的宜人城市,在距今3500年前就已有先民种植青稞,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叶,居住在雅砻一带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也由此成为高原上一座重要的城市。

如流传至今的民谣所写那样,雅砻河谷诞生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在此修建宫殿——雍布拉康,并以此为原点率领雅砻部落开疆拓土。建于扎西次日山山巅的雍布拉康,能够俯瞰山南,但隔着绵延的雪山,也许当时藏王也未曾想过后来的继任者能与千里之外的中原产生联系。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雍布拉康。(图/视觉中国)

比起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更广为人知的当属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也是吐蕃政权的建立者——松赞干布。在他统一西藏、迁都拉萨之前,雍布拉康一直是历任藏王的居所。在拉萨居住的文成公主,也曾将这里作为夏宫。

据传文成公主的冬宫,也在山南,正是西藏第一座佛堂——昌珠寺。虽不比拉萨的大小昭寺出名,但昌珠寺珍藏的精品文物也足以让人惊叹。一件是由29026颗珍珠串成线条绘成的坚期木厄额松像,另一件则是相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绣制的释迦牟尼唐卡。

除此之外,昌珠寺内还保留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部分生活用品,如文成公主煮过食物的灶和铜锅。当地甚至流传着“只要能摸一下这锅灶,就能做出可口的饭菜”的民间传说。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山南昌珠寺。(图/视觉中国)

也许是这片土地留存了太多回忆,抑或是效仿祖先落叶归根,征战四方、迎娶公主的松赞干布选择长眠于山南。雅砻河畔的山坡上,分布着包括松赞干布、赤德松赞在内的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至四十代(末代)赞普的陵寝。

从悠长岁月中走出的山南,不仅留存着供游人参观的宫殿、寺庙,还有更多动态的文化符号。肃穆的历史文明与生动的民间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不如效仿本地人体验一次藏南的“早c晚a”:在昌珠镇的街边可以买上一杯热呼呼的甜茶,再驱车前往“青稞之乡”强钦村,打上一罐青稞酒。

作为第一部藏戏《琼结宾顿》的原乡,山南人同样拥有着丰饶的精神世界。草原上的妇女能够纺织出色彩如彩虹般明丽的传统服饰——羊卓邦典。每到特殊的日子,人们还能欣赏到祈求吉祥的卓舞、由不同派别演出的西藏最早的舞蹈“羌姆”等。

最低调的西藏城市,放眼望去全是“第一”

西藏扎囊县桑耶寺跳神会,藏戏幻面表演。(图/视觉中国)

被游人无意掠过的山南,既是仓央嘉措一生的起点,也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归处。被形容“不像在青藏高原”的藏源之城,值得所有人为它伫足。

因为只有亲自来看看,才能明白,在雅砻河谷的山河褶皱中,藏着多么璀璨的文明。

编辑 陆一鸣

运营 盐浴盐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8032.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30日 下午4:07
下一篇 2025年5月30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 只看过《等待戈多》,你还不懂贝克特

    读贝克特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又或许不是似乎,而是事实——演出开始前,几位观众在交谈中表示,他们对即将观看的内容一无所知。而这样的观点,代表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事实上,这位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以《等待戈多》而蜚声文坛,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作品却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被贴上了“来路不明的戏剧”的标签,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真正读懂了“等待”的内涵,贝…

    2025年7月5日
    1900
  • 作家张向荣:我不想再让孩子当“做题家”

    人们所熟知的张向荣,有两个彼此关联性不算太强的身份:金融工作者与写作者。白天,他和许多人一样,通勤,打卡,在公司进进出出。等回到家,他则坐到书桌前,写《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写《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写一切他感兴趣的历史非虚构作品。2018年,他平添一个新的称谓:父亲。对新手爸爸而言,欣喜是第一反应,他能想到的几乎全是与生命本身相关的事物…

    2025年6月10日
    7900
  • 这8分新剧,让中产破防

    《掩耳盗邻》有着近些年美剧类型里一个少见的设定:当一个成功的中年金融男成为盗贼。听起来这个故事迅速偏向了惊险与刺激的类型化叙事,但事实是一点也没有,它反而走向了另外的一端,以盗窃作为切口,展现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裂痕,对准了阶级鸿沟的残酷,探讨了信任与危机,忠诚与背叛,爱情的坚固与脆弱,友谊的矫饰与真谛。所以,它直接跳开了罪责的对错,道德的黑白,指向的仍然是…

    2025年6月30日
    2700
  • 最会演的喜剧演员,还有他

    和张本见面,是在鼓楼西戏剧《枕头人》2025首轮巡演的广州大剧院站,和他一同抵达演员休息室的,还有一盒银肠粉。“很期待来广州巡演,这边特别多好吃的。”采访伊始,张本帮我拉开了椅子,把宽敞的、房间正中的位置留给了我,自己挤进了对面的小角落里。聊到有趣的地方时,张本会像个害羞的孩子一样低下头,一边用手背捂住嘴角,一边把笑容埋进臂弯里。问题时,张本喜欢像《哆啦A梦…

    2025年6月17日
    8000
  • 无数长姐,被这句话困住

    对多数生活在多子女家庭中的长姐而言,一句耳熟能详的训或许是“你是姐姐,要做好榜样,还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如果这些长姐能如预期般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并承担起被强行附加的责任,周围人必然会夸赞父母:“你们养了个好女儿。”而当长姐们一旦失去“榜样作用”,父母甚至是周围邻里,大概会不无失意地说道:“你是姐姐,为什么这么不懂事?”在诸如此类言行的引导下,长姐们总是习惯…

    2025年5月21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