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不止闲置,更有神奇”,2025年了,闲鱼的魅力值还在飙升。

前有孙杨在闲鱼淘绝版潮玩手办被认出,后有艺术家唐国强分享在闲鱼收“时代少年团”小卡,越来越多“次元破壁”的惊喜在这里上演,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遇见谁。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孙杨在闲鱼淘绝版潮玩手办。

前不久,闲鱼正式官宣刘宇宁为首位代言人。这位新晋顶流偶像,除了是流行歌手、跨界演员,身上最有趣的标签,还有“闲鱼深度玩家”。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闲鱼正式官宣刘宇宁为首位代言人。

直播中,他毫无明星架子地分享淘货经历,从手串、麦克风到卡祖笛,好多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来自闲鱼,甚至开玩笑要转卖演唱会VIP门票,把闲鱼玩出了花,以至于粉丝用“走刘宇宁”作为一种暗号代替“挂闲鱼”。

如今,“干啥都先上闲鱼”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这里不仅是“捡漏胜地”,更是追星、替猫相亲、观察经济趋势的窗口,是打破现实壁垒、连接不同人群的奇妙空间。

有人在这里精打细算过生活,有人在这里聊小众爱好,分享非主流段子。当社交平台充斥着精装人设,闲鱼反而成了年轻人松弛社交的地方。人们爱这里的烟火气与草根精神,也爱这里的不拘一格。而回顾刘宇宁的经历,他本身无疑是闲鱼精神的鲜活符号与放大器。

顶流背的草根精神

从今年4月份开始,刘宇宁便成为各大平台热搜的常客。他不仅活跃于《天赐的声音》《歌手2025》《蒙面唱将猜猜猜》等音乐综艺,主演的古装剧《折腰》《书卷一梦》更口碑热度双收,个人演唱会巡演场场秒罄。

许多人形容刘宇宁手握了“内娱独一份逆袭剧本”,因为他的逆袭始于“草根”,也因“草根”而飞升。1990年,刘宇宁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一个普通家庭。儿时梦想的钢琴,因家庭拮据变得遥不可及,于是刘宇宁选择进技校、当厨师。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刘宇宁不仅是一个用户或代言人,他自身就是突破阶层限制的符号。(图/《书卷一梦》)

成为歌手、演员之前,他端过盘子,开过服装店。回顾人生的分岔路口,多是复杂和无奈,他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唱歌。在饭店打工时,第一个月发了200块钱,刘宇宁为了买把旧吉他花了180块钱。因为没有钱请老师,于是大部分时间是自学。

他在街头唱,在直播间唱。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为了寻找表演机会,每逢碰上新店开张,没有酬劳也愿意去唱歌。2014年,刘宇宁组建摩登兄弟乐队闯荡乐坛但屡屡碰壁,参加音乐选秀失败。其后,出了76首歌但一首都没火。

转机发生在2018年。因为在抖音上翻唱《讲真的》《走吗》,刘宇宁才算真正开始“走红”。他为古装剧演唱OST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了跨界当演员的机会。从2023年起,刘宇宁先后搭档刘诗诗、赵露思主演古装剧《一念关山》《珠帘玉幕》,彻底打开了古装剧市场。

没有专业院校背书,缺少资源铺路,刘宇宁的“逆袭”纯粹是靠歌唱本能和近乎偏执的努力。

从无人问津到被千万粉丝关注,爆火的流量却从未冲刷掉他身上的“人味”。

如今,他仍保持和自家粉丝直播唠嗑的习惯。和“黑子”唱反调、与粉丝插科打诨,会突然在直播时啃饼、自曝戴假发片,甚至穿着“锡纸束腰”或“娃娃菜外套”登场,任凭粉丝笑喊“脱掉”,也理直气壮地说“钱不能白花”。

这种毫不做作的“人味”,与闲鱼社区的真实底色一脉相承。闲鱼是“顶流”,也诞生自“草根”。作为最初的捡漏胜地,多少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聚集于此。但成长起来后,闲鱼仍旧在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和精神。在闲鱼,人们一边交易一边玩,乐此不疲地创作生活故事,“闲鱼文学”同时在此野蛮生长。

有人为出售除螨机编了一首诗,有人把自家戴上了鹿角发箍的小狗挂上平台,形容为“姜子牙坐骑”。闲鱼用户观察生活,也热爱生活。他们摆脱了社交平台的精装生活,着眼于现实的边角料,用浪漫的脑洞,编织出有趣的物件故事。

刘宇宁不仅是一个用户或代言人,他自身就是突破阶层限制的符号。他与闲鱼一样,都在用自己的“非传统”,为年轻人开拓生活想象。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闲鱼和刘宇宁一起用自己的“非传统”,为年轻人开拓生活想象。

在闲鱼,

究竟能遇到多神奇的事?

年轻人玩闲鱼,除了淘心头宝,更在主动创造“神奇”。这里流通的不只商品,还有无限的创意、奇怪的需求。用户的奇思妙想在此交汇碰撞,主打一个真实魔幻、自由连接。

脑洞有多大,闲鱼就有多广。有人在闲鱼负责代吃酒席,帮社恐的新婚夫妇在婚宴上撑场面、搞氛围;哲学系研究生则当起“人间清醒嘴替”,接单骂醒恋爱脑;投资者甚至开始参考闲鱼上的泡泡玛特价格制定投资策略。

正如网友的评价:“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到1%。”每一种脑洞的开拓,都印证着闲鱼的活力,以及它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闲鱼的去中心化、鼓励自由表达,使它天然成为网络热梗的温床。最幽默的莫过于“反班味”转卖风潮。对职场感到腻味的年轻人,纷纷在闲鱼发帖转卖同事、老板。

“青春没有售价,今天我司特价”“因早起困难,现被迫转让工作一份”“因和老板MBTI不合,沟通困难翻倍,急转工作一份”等戏谑的职场吐槽帖,屡屡引爆社交网络。

厌倦了职场规训的年轻人,在这里以“野生”姿态释放压力,表达对改变的渴望。而闲鱼也敏锐地捕捉并放大了这些用户行为。从“闲鱼夜市”“搞副业”频道,到今年6月上线的“神鱼来了”频道,平台不断通过产品化手段,将社区建设的权力交给用户。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除了淘心头宝,年轻人们更在主动创造“神奇”。

在这个新频道里,用户的各种神奇经历被集中分享:有人轻松搞定法律手续,有人找到性价比超高的羽毛球教练;有人找人给暗恋对象送花;甚至还有代吃螺蛳粉服务,为异地情侣解馋……

年轻人在这里重新创造生活、趣味社交与秩序。他们将脑洞、创意和亚文化带入闲鱼,而闲鱼则包容地拥抱并滋养了这种独特的幽默文化。这里不仅是交易空间,更是获取快乐、探索社交新可能,甚至实现创意变现的地方。

在闲鱼重建“附近”,

是年轻人夺回生活主权的方式

在闲鱼,每个人的个性都被充分看见,世界的多样性也以最奇妙的方式展开。各种看似“不务正业”的互动,正在野蛮生长。

交易早已不是唯一目的。有人把闲鱼当“电子宠物”来养,看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解压;有人“只晒不卖”,在主页分享自己的收藏物品,把闲鱼当作朋友圈。曾经无人理解的小众爱好在这里重获新生:娃圈玩家找到妆娘,模型爱好者遇见同好。

这种独特而包容的氛围,正是闲鱼成为年轻人“精神自留地”的根源。人类学者项飙曾提出“附近的消失”概念,它指的是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社交网络看似拉近了人们的物理距离,却不断制造着人们内心的疏离和孤独感,加剧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归属感的缺失。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闲鱼正成为重建“附近”的独特土壤。(图/《吃饱睡足等幸福》)

孤独感来自效率至上的社会系统压力,又或是来自生活中日益疏远的人际关系。然而,闲鱼正成为重建“附近”的独特土壤。

无论兴趣多么小众,用户都能在这里精准找到同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附近”网络。游戏技术菜的人上闲鱼找代肝,二次元粉丝以自己为主角定制同人文。有人结识了遥远的新朋友,有人在这里得到了希望与鼓励。

2022年的“千寺狐”故事,正是一次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情感共鸣事件。闲鱼店主“千寺狐”是位资深二次元,也是《赛博朋克2077》粉丝,他售卖的3D打印小模型(耳机、鞋子、玩具枪等)因物美价廉广受欢迎。

这位25岁的年轻人因罕见病恶化离世后,他的母亲毅然下定决心接手小店,从自学建模到上色,坚持完成儿子未尽的订单。闲鱼上的买家、模型同好、朋友纷纷伸出援手,利用“千寺狐”遗留的文件,协助他的母亲完成打印与发货。《赛博朋克2077》后续内容中,游戏公司更将“千寺狐”设计为NPC,以跨次元的方式完成纪念。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闲鱼店主“千寺狐”妈妈在闲鱼上的留言。

年轻人在闲鱼重构“附近”,不仅盘活了副业,也在创造生活本身。人们在这里用幽默解构权威,在同温层中抱团交流。许多人才发现,原来“不务正业”可以被重新定义为创造力,“无用社交”也可以建立一段美好的陌生情谊。

在闲鱼,神奇不止一种。只要你愿意点亮,在闲鱼的星空中总能找到交相辉映的光点。

在闲鱼看刘宇宁,我的班味就没了一半

1.《刘宇宁:已想好不红的退路,大不了再回去直播丨专访》新京报Fun娱乐

2.《专访|刘宇宁:我的梦想一直没变》澎湃有戏

作者:nico

校对:遇见

排版:嘻嘻

文中配图除标注来源外,均由闲鱼提供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1629.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下午4:16

相关推荐

  •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城市的时钟缝隙里,藏着无数短暂休息的时刻。格子间之外,出租车司机、外卖员、清洁工……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哪里休息?我走上街头试图寻找答案,发现他们的休息地点千差万别。在人们忽视的城市角落,这些劳动者的片刻“停顿”很少发出声音,他们却在默默撑起整个城市的运转。 在医院,坐在外面休息的人。(图/崔斯也 摄) 下午1点,北京某三甲医院 北京的大医院总是挤满疲惫的…

    2025年5月15日
    3800
  •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填报季,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有就业前景的?曾经那些不被推荐的冷门专业毕业生,现在都过得怎么样?读到“翻红专业”又是什么样的体验?我们与四位高校毕业生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作者 |陈倚 编辑 |陆一鸣 题图 | 《追光的日子》 6月23日起,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可以查询,高考志愿填报也随之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而在热门与冷门的标签之外,总…

    2025年6月26日
    1800
  • 跨省采茶女工刷屏:只要不嫌我老,明年还来

    随着现实中的采茶女不断在短视频中刷屏,人们才看到了这个群体更为真实的一面,一般跨省而来的采茶女非但不识茶文化,甚至连基本的饮食都很难被保证。采茶,可能是大多数采茶女工能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高薪”工作。 早上五点多,窗户外的天已经隐隐透出点点白光。王芳穿好衣服,翻身从床上起来,睡在一旁的丈夫睡眼惺忪,问她:“一会儿就走了?” 两人窸窸窣窣起床,王芳拿出头天晚上…

    2025年5月19日
    4500
  • 收割中产的“续命水”,9块9

    水果界的顶流如走马灯般轮换。车厘子当过中产心头肉,牛油果也做过健身党网红,可惜都是“限定款”风光。唯独椰子,似乎一直在制造爆款的路上狂奔。 国人有多爱椰子?数据是最直白的答案:瑞幸的生椰拿铁4年卖出12亿杯,海南椰子鸡年销量轻松破百万份。而作为椰子的“副产品”,椰子水更是饮料界的新晋顶流——以往果农要花钱找人处理的毛椰椰子水,2023年后卖到了4000元/吨…

    2025年6月19日
    4900
  • 小钱理财,当代年轻人的新刚需

    前段时间,90后小艾和办公室的同事们聊起理财,发现大家的求财之道各不相同:同事A喜欢去寺庙买黄水晶手串,以求财运;同事B热衷于买平替,知道不少大牌的源头工厂;同事C用余额宝“笔笔攒”无痛存钱,每笔消费都会自动存3.88元,越积越多。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金钱秉持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尽力将每一分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抢红包、领优惠券、用国补,买二手物品、吃星级酒店…

    2025年6月24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