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城市的时钟缝隙里,藏着无数短暂休息的时刻。
格子间之外,出租车司机、外卖员、清洁工……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哪里休息?
我走上街头试图寻找答案,发现他们的休息地点千差万别。
在人们忽视的城市角落,这些劳动者的片刻“停顿”很少发出声音,他们却在默默撑起整个城市的运转。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在医院,坐在外面休息的人。(图/崔斯也 摄)

下午1点,北京某三甲医院

北京的大医院总是挤满疲惫的人:生病的、陪护的,从全国各地长途跋涉而来。
医院的院区很大,里面有很多长椅可供大家休息,中午有人直接在长椅上躺着睡觉。
在医院里,最忙碌的一群人是站在各个角落、肩披红色绶带的导诊员。人群来来往往的一楼大厅里,几乎每隔10秒钟,就会有人来到导诊员刘姐的面前。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导诊刘姐在工作。(图/崔斯也 摄)

刘姐今年54岁,吉林人。这是她做导诊员的第4年。在此之前,她在商场承包过几年档口,自己卖服装。新冠疫情开始后,商场关门,她的生意也停了,后来经人介绍,到医院做导诊员。
刘姐说,医院的员工休息室在地下一层,里面有椅子,可以坐坐。因为休息时间通常只有半个小时,导诊员大都自己找地方,午饭也是自行解决。刘姐往往会选择从家里带饭。
导诊员的工作不轻松,需要长时间站立、说话,节假日更加忙碌。刘姐很怀念以前在商场卖服装的日子:“自己当老板多好啊,但是现在干啥不累呢?都一样。”
每隔一会儿,她会悄悄地走到角落里关闭的挂号窗口,那里放着她的水杯。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刘姐喝水的杯子。(图/崔斯也 摄)

因为不停有人来询问,我们对话没几句就被打断。短短的10分钟里,我已经听到了不少重复的问题。
和每个人都要找导诊员的情况相反,医院的清洁工几乎被无视。我和院区里的清洁工冯阿姨聊天时,路过的人“嗖”地丢来一个水瓶,惊险地落在我和她之间的垃圾车里。
冯阿姨今年71岁,江苏人。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工作,她从50多岁开始和老伴一起到北京帮忙带孙子,把4个孙儿都带到了10多岁以后,她便出来打工。冯阿姨以前在超市做店员,后来因为年龄被辞退,她才主动来到医院询问是否招聘清洁工。当时的主管也觉得她年纪太大,但告诉她,可以试试。
“结果一试就试了5年,主管都换了俩。你说这活又脏,夏天热、冬天冷,哪有人愿意来?”冯阿姨哈哈一笑。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医院清洁工冯阿姨。(图/崔斯也 摄)

据冯阿姨说,像她这样不在楼里、负责清扫外部院区的清洁工,是没有专门的休息室的。他们中午可以在食堂里吃饭,吃完后坐一会儿,算是短暂地歇息了。
工作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但你不能(早上)7点才开始干活,我都是六点半到。你是来干活的,人家来上班之前,你得把这儿弄干净,对吧!”冯阿姨说。
年过七旬的冯阿姨看起来很有精神,因为她有自己特别的“摸鱼”方式:“这个活不用力气,但你手上的活得不停地干,到处都是人,你不能在那儿站着,对吧!对我来说,这都不算力气活!”她边说边推着车离开。

下午2点,

北京国贸附近的“的士之家”

4月上旬,大风天气刚结束。4月17号下午2点,北京的气温已经升到30℃。
在全年拥堵的北京CBD,想要找一个停车的地方不容易。但奔波在路上的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总需要一个停靠的地方,通惠河北路的“玉霞烧烤家常菜”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快餐店。
门口侧面的红色立牌上,写着饭店的另一个名字——“的士之家”。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门口的牌子写着的士之家。(图/崔斯也 摄)

在国贸桥、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和建外SOHO写字楼的环绕下,这里静静地藏着“的士之家”这个略显复古的词语和店面。这里的饭菜量大管饱,还提供司机需要的一些服务,比如接热水、上厕所,司机可以短暂地休息。早些年还有人专门在这里守候,给出租车司机的手机安装网约车软件。
40多岁的老板玉霞和她的亲朋好友来自安徽。她14岁来到北京,在姐姐的饭店打工。那家饭店是当年北京最知名的“的士之家”,叫“大胖子饭馆”,生意火爆,老司机们都知道。那时北京的出租车还是黄色的天津大发。玉霞说,她是不少司机看着长大的。
后来大胖子饭馆关店,玉霞和丈夫出来开店,丈夫炒菜,她打下手。虽然比不上姐姐的店红火,但生意也一直不错,饭店最火的时候24小时营业,楼上楼下总坐满了来休息的司机。店里的菜便宜、量大,出菜也快。点一份菜,主食免费,有的司机能吃两三碗。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玉霞的店,菜量大管饱。(图/崔斯也 摄)

“我们家司机人都可好了,我们搬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聊天时,玉霞习惯把顾客称作“我们家司机”。
出租车司机高师傅正在店里吃面。最近一年多,他常来这家店吃午饭,基本都在下午2点以后。还有3天他就满60周岁,即将退休。这是他开出租车的第19年,在此之前,他还开过挂车。“我从29岁多就开车,开了30多年车。我乐意开,自由。”
大多数司机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他们会选择自己带饭,但高师傅不喜欢,他爱吃现做的饭菜,最喜欢吃面。不过因为血糖高,不能吃太多主食,他每次来店里都会嘱咐玉霞:“少下点面条。”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出租车司机高师傅。(图/崔斯也 摄)

高师傅身上有种北京大爷特有的松弛感:“年轻的时候,我一上午就能跑500块钱生意。现在每天跑够100块钱就回家。钱挣多少算够啊?差不多就得了。我到下午四五点就回家。”不一会儿,他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细数他家里的每个人,还询问我的工作,最后感慨:“现在呀,还是你们年轻人压力大。”
不是司机、没有驾照的人当然也可以来这里吃饭。2023年,易烊千玺在一则名叫《4%vol的河》的Vlog中提到一句,“玉霞的店,已经坐满了”。
一时间,易烊千玺的很多粉丝开始来到店里打卡,现在店里从门头的标语到店内的便签,都有易烊千玺和他的粉丝的痕迹。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玉霞和店里的“网红座位”,墙上贴满了明星粉丝的留言。(图/崔斯也 摄)

高师傅对此并不了解:“网红不网红的、你们年轻人喜欢的,我不懂那个,反正我来习惯了。我们吃饭,就是找好停车的地儿。”
而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没有让玉霞高兴,她反而变得很紧张:“生怕他们不爱吃我这儿的饭,看到饭菜吃不完,我这心里可着急了。我也特意留着能打卡的座位给他们,熟客司机来了,我都跟他们说别坐那桌。”她指了指正对着门口的座位。
我随机问了几位来过的粉丝,她们都表示菜太咸了。玉霞说,司机们的口味比较重,干活出汗,就吃得咸一些。当我问到是否有粉丝告诉她的时候,她说没有,“这些小姑娘人都很好”。
玉霞说,北京城里这样的“的士之家”正在逐渐减少。以前,光是他们家这群亲朋好友,就开了十几家,现在只剩下三四家。近几年,玉霞的丈夫突发脑血栓,落下后遗症,炒菜的工作落到了儿子身上,玉霞则每隔一阵子就要陪丈夫做康复训练。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玉霞说,店铺马上要到期,可能又要搬家了。(图/崔斯也 摄)

据她说,很多她以前熟识的老司机,也不再开出租车了。今年开始,在店门口司机们常停车的位置,交警偶尔会过来抓拍。“贴上条就是(罚款)200元,拉多长时间才能挣200块钱?”店里的其他司机抱怨道。

下午5点,北京朝阳某商场

此前逛这个商场时,我就注意到这里有骑手休息区。我到休息区后发现,原本空空的地面上多了几张长椅,看上去很新,打开上面的盖可以存放衣服。
我想找几位经过的骑手问问,但这是商场,每个取餐的骑手都太匆忙了,没人在这儿坐下休息。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商场里设置的外卖员休息区。(图/崔斯也 摄)

这时,一位保洁阿姨走来。她是董姐,今年51岁,是商场的办公室保洁员。我问她平时一般在哪儿休息,她苦笑着说“都要站着”,“累了只能在厕所的洗手台上靠一会儿,歇几分钟,赶紧出来。别的地方不行,被发现要扣钱”。
她的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这意味着,她每天需要站十几个小时。
前不久,社交媒体上曾掀起关于“保洁阿姨休息间”的讨论。一些网友发现,在大学、写字楼、商场等地方,公共厕所中那个上锁的隔间其实是保洁阿姨的休息室。窄小的空间里摆放的是打扫工具和保洁阿姨的凳子、衣物。
这让很多人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保洁阿姨的工作日常,也引发了“为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的呼吁。

他们的休息地,在格子间之外
(图/《完美的日子》)

走上商场二楼,我遇到了另一位正在卫生间里打扫的保洁阿姨。她说,自己并没有网上讨论的“厕所隔间休息室”。和上一位保洁阿姨董姐一样,她也没有地方可以休息。与此同时,按照岗位的规定,她只能一直在卫生间的范围内站立工作,不能走出卫生间,“走出去,被发现了就扣200块钱”。
商场负一层,美食街和小商铺里人潮涌动,但似乎热闹和放松对她来说只是路过。晚上,她就住在商场地下的员工宿舍里,“很小,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电风扇”。
我问她会不会睡不着。她说:“白天站十几个小时,脚上都起泡了,还不累得倒头就能睡着?”
说完,她探头看了看卫生间外面的走廊,冲我摆摆手,拿起拖把走进一个隔间,开始拖地。

编辑 詹腾宇

运营 马社力佛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6431.html

(0)
银率网的头像银率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4:12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4:14

相关推荐

  • 8年前刷屏的小戏骨们,现在怎么样了

    翻拍《红楼梦》,从来不是易事。央视1987年版《红楼梦》珠玉在前,欧阳奋强和陈晓旭等人的演绎被视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后来的改编者虽有突破的野心,却往往吃力不讨好。 李少红版《红楼梦》声势浩大,剧未拍,先办了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拍摄时却把“亦真亦幻”拍得鬼气森森,女性角色的“铜钱头”扮相更是被诟病至今。最新一次翻拍,来自胡玫执导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这部电…

    2025年6月22日
    10100
  • 好不容易955的新中产,在健身房卷起来了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 总第687期《健身役:谁在定义身体之美》 原标题:《这个时代,一身奢侈品不敌一副好身躯》 能坚持健身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利用上班前、午休时或下班后的一小时时间,把胸、肩、背、臀、腿和核心训练安排得明明白白,就连节假日也不放过自己。 训练结束,遵循着“练完不拍,等于白练”的原则,在肌肉充血状态下,对着镜子自拍一张…

    2025年7月15日
    4800
  • 收割中产的“续命水”,9块9

    水果界的顶流如走马灯般轮换。车厘子当过中产心头肉,牛油果也做过健身党网红,可惜都是“限定款”风光。唯独椰子,似乎一直在制造爆款的路上狂奔。 国人有多爱椰子?数据是最直白的答案:瑞幸的生椰拿铁4年卖出12亿杯,海南椰子鸡年销量轻松破百万份。而作为椰子的“副产品”,椰子水更是饮料界的新晋顶流——以往果农要花钱找人处理的毛椰椰子水,2023年后卖到了4000元/吨…

    2025年6月19日
    8300
  • 盼了很久的假期,千万别浪费在这件事上

    “再不拍,我就老了。” 一生要出片的中国人,出门旅行最大的快乐,不是买买买,而是拍拍拍(pāi pāi pāi)。在景观社会,出片确实可以给“毛坯人生”打造出一个“精装朋友圈”,以他人点赞激发自我愉悦,但是,如果“打卡出片”最后变成一种KPI和第一要务,旅行就会成为一种苦役,“不出片的地方就不值得去”,将会彻底摧毁假期杀死旅行。 我拍故我在,修图即修行 旅拍…

    2025年6月4日
    9200
  • 这样优秀的编辑,值得百万年薪

    8年前,年轻的图书编辑朱利伟拍摄的一组题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的图片,在网络上爆火。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他所拿的那本书,在黯淡的地铁车厢里,就像正在发着光,吸引着我。让我注意到:哦!有人在看书!”直到现在,“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豆瓣相册仍然在更新。这些微弱却也坚定的光并没有消失。有人这样留言:“生活太忙都想放弃了,但每次逛逛这个豆瓣相册,都能重拾这份热爱…

    2025年6月27日
    4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