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有家没做工商登记的 “公司”火了 ——400 平的空间里,几十个工位、会议室、打印机一样不少,墙上贴着 “不能迟到”“禁止办公室恋情”“不许抽烟说脏话” 的规章,比有些真公司管得还细。来这儿的人得填申请表、过 “假装面试”,每天付 30 元租金,却愿意来这儿 “朝九晚五”。
来的人里,没几个是真 “假装” 的。小红书博主朱小姐之前在电商公司上班,后来副业做起来辞了职,在家干活总走神,看到这儿就来了。她在这儿待了半个多月,效率高了不说,和其他想创业的人聊天,还能听到新想法。自由职业者小傅更有共鸣,家里人多事杂,咖啡厅太吵,自习室又不敢打电话,这儿有工位有网,身边人都在认真干活,比哪儿都踏实。还有毕业生来练面试,失业的人来维持职场节奏,只有极少数人是拍张照发给家人就走,还主动多给了 20 元。
为啥这种 “假公司” 能火?其实是年轻人的办公需求变了。现在越来越多人不坐班,要么做自由职业,要么待业过渡,要么搞副业,他们需要一个 “中间地带”:不像家里那么随意,容易走神;也不像正式公司有 KPI 压力,能放松又不松散。陈英健也懂这点,他还会筛选来的人,看面相筛掉看着情绪不稳定的,一上来就谈 “暴富” 的直接拒绝,就是想保这个空间的安静和安全。
有人说这是 “自欺欺人”,但来这儿的人心里清楚,30 元买的不是 “上班” 的假象,是能专注做事的氛围,是不用解释的自在,是过渡时期的一份踏实。就像蔡先生说的:“没人是真假装,只是他们的单位不在这里。”
文字来源网络。发布者:银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longhua.com/16486.html